中国溆浦网讯(记者 金中平 张勤繁 周生齐)2008年2月,溆浦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一年来,该县沿着“一个目标、三个加快”发展战略主轴线,全县上下坚持“基础先行,民营主体、开放带动,科技支撑”,致力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质量全面提升,绽放出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炫目光环。
拓新谋变
2007年末,溆浦规模工业企业中,高能耗和落后型企业占溆浦工业的半壁江山。2008年,在产业政策大调整、全面优化工业结构的新背景下,这批“两高”企业即将淘汰,溆浦将以新型工业化谋求工业的脱胎换骨。
前身系全省十一家水泥调拨厂之一的大江口水泥厂,1998年改制为江兴公司后,曾荣获湖南省“百强私营企业”等殊荣。 然而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同样面临淘汰危局。江兴人顺应发展潮流,再次做出历史性的决策,一个总投资达2.2亿元的年产22万吨电石项目火热出炉,目前项目已经被列入全省优势产业发展项目,建成后每年将为溆浦贡献8亿元的工业产值。
江兴公司破茧化蝶的历程,只是溆浦新型工业化嬗变之路的缩影。近年来,溆浦县委、县政府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工业振兴的主要抓手,通过抢抓湘西开发、中部崛起等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和落实开发扶持政策,出色完成了第一轮湘西地区开发4个重点产业项目,投资4.5亿元,为企业争取省级财政贷款贴息近1000万元。并先后从县财政和工业发展基金中挤出资金近3000万元奖励企业提质扩容,催生了以十大意向项目、十大技改项目、十大在建项目为主的“三个十”项目带动战略,推动落后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促进产业升级,实现整体推进,关键要发挥园区集聚效应。县里先后投入建设资金8000余万元,对江口、红阳、低庄、城西四个工业园(小)区的供水、供电、道路等设施进行更新改造,致力把园区打造成行政效率高、配套服务好、经营成本低、发展环境优的投资兴业“洼地”。去年6月,借助“沪洽周”对外招商平台,成功签约了福建金沙白炭黑制造有限公司、浙江省永康市金汇工具有限公司、青海格尔木金商聚业有限公司等3个项目,合同引资 2.8亿元。全年该县共引进市外、国内项目23个,合同利用资金16亿元。
2008年末的各项统计数据表明,一二三产业结构由37.6:29.7:32.7调整为35.2:30.1:34.7,二三产业比重明显增高,结构日趋合理。规模工业企业数较年初增加8家,总产值达38.5亿元,增长28.52%;完成增加值12.6亿元,增长18.55%;规模工业提供的税收1.1亿元,增长8%,而万元GDP能耗下降达5.5%。
强基固本
2008年1月31日,溆浦境内第一条高等级公路——溆新高等级公路在雪花纷飞的寒冬破土动工,开启了交通建设的“大提速”的帷幕。
大路大富、小路小富、无路不富。2008年,溆浦交通攻坚成果显著,邵怀高速公路溆浦连接线建设全年完成投资1.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56亿元;溆新公路溆浦段全线开工,全年完成投资7000万元;完成通乡油路改造120公里;完成通达工程24个项目227公里,为年计划100%;完成通畅工程98个项目393.3公里,为年计划105%。
通过多方努力,今年该县还成功争取溆浦至新化、溆浦至怀化两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将填补该县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空白”。
与此同时,不断加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该县先后在桥江、卢峰镇等地建立了十余个示范片,改良土地7000余亩,“优质柑橘基地扩建”和“优质桃产业科技创新”等三个科研成果被国家立项。
2008年,全县投入农业类财政支出高达8700万元,增幅近70%,掀起了以土地流转为主要载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浪潮。湖南阿香果业投资1800万元,在该县祖市殿镇集约山土1000亩,开发建设全市首个标准化无机水果生产基地。该县生源土地专业合作社从桥江镇堰塘村120户农户手中租赁398亩水田,推行一季优质稻、一季经作种植模式,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每亩年收入提高500元以上。
目前,溆浦县流转农村土地已达6万余亩,这些土地经过资金与技术的双重整合,直接转化和辐射带动了近百万亩的优质种养殖基地。去年,溆浦实现优质稻推广40.2万亩,超级稻推广11.2万亩,新增矮密丰产枣、湘蕾金银花、油桃、柑橘等优势产业面积3万余亩,异军突起了香妃酒业、维康枣汁、芳香米业、沁园板材等一大批农字号龙头企业,完成农业总产值26亿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46元。
和谐共享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溆浦继续大力推进以“为民办实事”活动为载体的改善民生系统工程。2008年,财政配套资金投入达4432.45万元,比规定额增加近400万元。27个项目、31个指标的建设实施任务在年底全面完成,连续五年得到省、市充分肯定。
改善民生、统筹发展的务实举措,开启了城乡大变样的崭新时代。去年以来,全县新建40个行政村级活动中心,13个村纳入新农村建设试点,完成农民培训10万余人次,极大地增强了农民创业致富的积极性,成为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综合载体。
十大基础工程建设,带出了城市建设的靓丽风景。争取亚行贷款兴建的防洪大堤第五期工程将阻击洪魔、护民安康的防线继续向前推进;园艺东路、人民西路及19条背街小巷改造等项目先后投入使用。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力地推动了商贸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城北新区、城西新区、建材灯饰城等一大批商贸物流项目,将城区的骨架延伸拉大。在繁华如织的西湖口码头,在风景优美的警予广场,流金广场、经贸大厦等多栋20层以上的商业大厦巍巍崛起在溆水之滨,支撑起千年古城靓丽新姿。
2008年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8亿元,同比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2亿元,同比增长21.5%,大汉、大盛、佳惠百货等现代商贸物流园区初具规模,汽车、通讯、家电、房产等高档商品销售比重大幅提升。
溆水两岸,欢歌飘扬,今日溆浦潮涌浪急勇扬帆。
[编辑 地瓜]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金中平 张勤繁 周生齐
编辑:网站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