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姜龙)新年伊始,万物复苏。2月9日,沿溪乡乡村两级干部30余人齐聚一堂,在听取县委李书记的经济工作报告后,精神振奋,万千思路一齐迸发,个个“摩拳擦掌”,只待亮剑,在新的一年中为沿溪经济发展大干一场。作为基层干部,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沿溪乡各村支部书记、主任畅所欲言,各自谈了新年发展规划,该乡经济发展脉络逐渐清晰。
修路引商,贯通经济生命线
沿溪乡地处溆浦南部山区,整体海拔高度在600-1000米左右,是溆浦县面积最大的乡,该乡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路,成了沿溪经济发展的“拦路虎”。“要想富,先修路”,修路引商,贯通经济发展生命线,这成了所有沿溪人民的期盼。“从沿溪到我们荆竹山村的道路一直没有拉通,如果说我们沿溪乡是边远地区,那么我们荆竹山村是边远地区的边远地区;如果说我们沿溪乡是贫困乡,那么我们村是贫困乡里的贫困村,如果道路不通则什么都免谈。”说起修路,已经65岁的荆竹山村支部贺书记抢先发言,表示村民对拉通经济生命线翘楚以盼,下了决心,也下了狠心。
村级公路仍未拉通,这在沿溪乡是一种普遍存在。“天晴一把刀,落雨一身糟”,村干部去乡里开一次会要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村民购买农药化肥全靠肩挑手提,朱家园村刘丁焱书记也表示拉通并硬化乡里到村里的公路是当紧之事。因沿溪乡属于合并乡,是“三山夹两河”的地形,16个村落零星分布在山水之间,原属金龙乡的村干部去乡里开一次会要么就“翻三山,渡两河”,要么就绕过两丫坪镇,实属困难重重,严重阻碍了沿溪乡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群众的交流。
形势堪忧,乡长贺达昊当即表示修路这件事刻不容缓,乡里将充分利用好县里的建设扶贫政策,争取项目,早日修好致富路。
春风化雨,惠民工程解后顾之忧
长期以来,沿溪乡各项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出门难,饮水难,用电难,各种困难困扰着百姓的生活。去年以来,部分村已启动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瓦庄村村民初尝甜头,在农网改造之前,且不论电费高昂,电压不稳、供电不连续、用电不安全等问题层出不穷,百姓生活不舒心,更不放心,如今改造工程已完成大部分,部分村民享受到了惠民工程的雨露,但仍有几个自然组没有完成改造,村长贺显金表示今年将继续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完成。看到别的村用电状况已有敢删,朱家园村、过江坡村等村也不甘落后,分别制定了方案,做出了打算,争取早日为百姓解决用电难问题。
“山清水秀”是沿溪的招牌,饮水问题怎么会困扰沿溪百姓呢?2010年9月,沪昆高铁途径溆浦沿溪段开始施工,贯穿沿溪乡六个村,施工造成当地饮水困难,沿线村民最初对重点工程的期盼逐渐为反感所取代,饮水问题成为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六个村的村干部表示新的一年中将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争取自来水工程,让百姓喝上放心水,让项目施工有个良好的环境。
“点土成金”,争向土地要效益
从去年下半年起,沿溪乡就提出“绿色生态建设、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的设想,喊响了“环境友好型、民族团结型沿溪构建”的口号。今年开年,党委政府成立了沿溪乡“三化两型”中心办公室,专门策划组织相关事宜,就如何争向土地要效益做出了具体部署。
“靠山吃山,依水吃水”,沿溪有着180公顷的土地面积,沿溪乡党政领导审时度势,稳准狠的抓住时代的脉搏,高举生态之旗帜,紧扣时代绿色主题,大面积实现封山育林、栽种绿色生态经济作物,在保护溆水源头的同时,打出沿溪的特色牌,同时也为百姓创收。
沿溪是溆浦县最大的木炭供应地之一,该乡认为如果硬性规定全乡禁止砍伐会对部分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充分调研了此事后,乡政府提出“有序封山,持续育林”的方针,规定可以在取得相关部门批准许可的情况下进行有规划有秩序的砍伐,但是沿河两岸和公路可视线范围之内绝对不允许砍伐,以确保我们的母亲河溆水源头的水源绝对不受到任何污染。
沿溪有着广阔的山地面积,拥有发展特色农业的天然优势。“今年我乡40亩猕猴桃试点基地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想把猕猴桃事业发扬光大,在沿溪乡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点和深加工基地。”青坡村村长刘坚为村里的猕猴桃种植做出规划,并鼓励邻村参与其中。沿溪乡跟四宝山公司合作共赢,四宝山公司不仅为沿溪乡的猕猴桃种植提供技术,引导市场,同时还为村民做担保人,为村民申请银行贷款,待果子成熟后用销售的产品还贷,收入将源源不断的流入百姓腰包。通过调查,过江坡村村长周成召认为该村百姓对种植核桃情有独钟,且收入颇丰,他计划带动大家一起搞个合作社,扩大产业规模,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说起发展规划,油浪溪村书记奉光胜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去年他们村实行了水稻制种试点工作,并初步取得成功,今年将进一步发展。考虑到此产业需要的劳动力相对集中,同时对天气的依赖性比较重,存在一定的风险,该村今年还准备发展杂交高粱制种,杂交高粱制种对劳动力、肥料的需求量都不大,低投入,高产出,值得一试。
突出特色,打造支柱产业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为沿溪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乡党委政府在充分考虑沿溪的实际情况后认为,固然农业产业发展要多管齐下,但最重要的是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培养支柱产业,形成竞争合力。
沿溪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在中药材的种植与开发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据有关专家的实地调研考察后初步估计有玉竹、金银花、白术、黄精等十二种中药材可以在当地大面积发展,杨柳江村支书廖贻华已经尝到了甜头。6年前,廖贻华带领村民种植了1000亩玉竹(尾参),当时玉竹市场价只有1块多,如今玉竹价格飞涨,已经涨到了5元一斤,千亩玉竹毛收入达到千万元的。根据自己的经验,他告诫大家不要盲目跟随,要充分考察市场,有些药材可能目前市场价格不高,但往往是未来几年内市场上的抢手货。今年,他向大家隆重推出黄精,认为现在种植黄精成本低,利润空间大,而且他已经与怀化学院、湘西一家医药公司取得了联系,有了技术与市场的支持,没有了销售的后顾之忧,希望有条件的村部参与到种植行列中来。
他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响应,表示会加入到中药材种植产业中来,乡长贺达昊也同样看好中药材种植产业,政府部门一定会为种植户搞好服务,通过成立合作社的方式扩大产业规模,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苗木培育、产品销售等便利条件。
瑶乡有片“不夜天”,这说的是沿溪乡种植黑木耳的壮大场面。2010年朱家园村支书刘丁焱敢为人先,吃了黑木耳种植的第一只螃蟹。吃到了甜头他没有一个人独干,而是积极发动群众,大面积种植黑木耳,由刚刚试点时的80亩发展到沿溪乡5个村近1000亩的黑木耳基地,仅朱家园村就每年为老百姓创造了近50万元的劳务收入,看到黑木耳种植也欣欣向荣,今年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放弃了外面的工作,预备在家乡大干一场。
沿溪还有一样农产品独领溆浦风骚,那就是杨梅。沿溪杨梅个大味美,堪与怀化靖州杨梅相媲美。旺坪村长贺德勇在新的一年有两点希望,一是把杨梅种植做大做强,二是乡间公路早日拉通,待到杨梅成熟时,沿溪就成了大家周末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该乡几十名干部信心满怀,笑言说不定到时还会在沿溪这个穷乡僻壤催生出新兴的休闲农业呢!
[稿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姜龙]
[编辑:周晓鹏]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姜龙
编辑:网站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