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融媒讯(通讯员 刘淑贤 严明)“办事效率高、事情能解决、公平又公正、口服心也服……”在低庄镇,提起“五老”同志组建的调解室,当地村民赞不绝口。一间间小小的调解室,成了群众化解矛盾的好去处,也演变成了基层治理的新舞台。
近年来,低庄镇积极探索社会治理的新路子,立足农村实际,由镇党委、政府主导,镇涉老办、关工委牵头,发挥“五老”余热,发动个人威望高、人际关系好、当地情况熟、群众经验足的“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组长、老医生等人员参与基层治理,服务农民群众,在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联动”的治理体系上取得积极成效,着力构建起党委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同心圆。
街长与环卫工人合影
参与 “自治”,提升基层治理“内生力”。发动“五老”成员积极参与基层自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高镇、村两级管理的效率。由“五老”成员组成“环卫街长办公室”,助力城镇化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五老”任街长,负责责任区(街道)卫生检查,11名成员成立长期性执勤小组,随时上街巡查并交办环境卫生问题、妥善协商解决矛盾、督促环卫公司按合同履行清扫约定。今年77岁的蒋隆吉是莲塘村一名老干部,在任期间,他把村民之事当做自己事,时刻把美丽富饶乡村建设视为己任;退休后,他依然发挥余热,参与村内矛盾纠纷调解、担任街长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积极建言献策……近日,他看着村里的党员、干部和群众纷纷出资出力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便决定向莲塘村捐赠100颗桂花树,用于道路绿化和村庄美化。
疫情防控期间,“五老”成员响应镇党委号召,主动投入疫情阻击战,坚持在街道、村头和路口执勤值守。疫情暴发以来,镇关工委主任梁柏春同志在低庄镇与益阳市安化县交界处的疫情防控服务点值班值守200余天,对外来车辆和人员进行排查,扎根疫情防控一线,贡献群众智慧和群众力量。
推进“法治”,增强基层治理“公信力”。“五老”成员通过调节矛盾纠纷和系列普法活动,推动基层社会法治建设,强化基层治理保障。低庄镇培育镇、村两级调解员200余人,成立一个镇级“五老”调解室,在25个村(社区)各成立一个由“五老”成员组成的“金牌调解室”,发挥“五老”人员个人威望高、人际关系好、当地情况熟、群众经验足的优势,在老百姓家门口调节矛盾纠纷500余起,确保“矛盾不上交”。
2月份以来,退休老师刘仁德格外忙碌,自全镇“送法下乡”活动启动以来,刘老师发挥自己会使用电脑的优势,主动承担部分法治资料编写和印发工作,一份份精美的法治宣传单发送到群众手上时,谁也想不到这是出自一个年逾七十的老人之手。“五老”成员同干部们一起,在主街道设置现场宣传咨询点,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重点为群众宣传依法禁毒、扫黑除恶、反邪教、打击非法集资及养老诈骗等多方面知识,还通过在“院落会议”上开展普法宣传,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切实打通“送法下乡”活动最后一米。
、
“6·26”禁毒宣传日文艺表演活动
组织青少年为革命烈士扫墓
践行“德治”,打造基层治理“新风尚”。低庄镇加强老年大学建设,在老年协会的配合下,组建西民乐队和舞蹈队,共计120余人,同时指导25个村(社区)均成立了文艺队,成员达到500余人,每年春节、“6·26”禁毒宣传日、中秋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开展大型文艺演出,常态化开展各类活动80余场次,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文化氛围,以文养德,带动农村群众道德文化水平的提升。
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在于解放群众思想,“五老”人员以明导向、正民心、树新风为己任,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宣讲会”、“庆祝建党一百年,心中有话向党说”主题演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研讨会等一系列宣教活动,每年清明组织青少年为革命烈士扫墓,大力推崇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正能量,引导低庄人民勠力同心、奋发作为,为追求更幸福美好和谐的生活不懈努力,营造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良好社会风尚。
来源:溆浦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淑贤 严明
编辑:夏帆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