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屈子曾行吟与此。”我们到溆浦县思蒙,当地人介绍。一路流连,丹霞石峰与缠绵的溆水相互映照,空气中到处飘荡着橘花开放的幽香,春夏之交的迷离烟雨,让这里的意境中跌宕着一股润湿而野莽的气韵生动之美!当年楚大夫屈原被流放时,为什么会徜徉于此地,感怀于此中,写下《涉江》、《山鬼》、《橘颂》等千古名篇,亲历此境,我们心中也明白了些许。
溆水两岸,属思蒙乡的几个古朴村落次第星罗,村民伴水而居,渔农为谋。养鸬鹚、放鱼排,拜龙王……及至引溆水灌稻田,借溆水走航船,这里世代的生活中都打上了与水生生相息的印记。溆水是沅水上游较大的一条支流。在山野里穿行,水也带着几分野性,不讲规矩,恣意纵横,深深浅浅,几多弯道,于是便催生了许多的桥。木桥,石桥,浮桥……各种各样的桥,在村镇间穿针引线,铺就通途。桥,既是这里人们的现实需要,也成就了这里视觉观赏上的个性特色。
当外人从村子里走过,憨厚的村里人会跟你打招呼:“来坐下歇歇气吧!”“喝杯茶不!”村里煮酒的木桶,每天照旧流出香气袭人的米酒。孩童的笑闹在黑瓦顶的木板屋间回旋。春色盎然的田野里,农夫穿蓑衣戴斗笠在犁田,他们随口唱出土味十足的本地山歌,与调教耕牛的吆喝声混杂,坦露着这里的民风淳朴天然。
风雨骤然加大,溆水在几小时内就上涨了两米多。人们把河上的浮桥解开收拢到岸边,一些从上游冲下来的木材在河中顺流沉浮,波涛翻滚的河水变得浑浊而又狰狞――我们见到了溆水展示它暴躁和蛮力的另一面。有村民赤裸着上身跳入河中打捞木头,他们健壮的躯体撞击着汹涌的浪花,溆水之滨人们乐天而豪放的气质,这一刻,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记忆。(记者 明健飞摄影报道)
曲折的溆水,丹霞地貌的山崖,古朴的村落,构成了思蒙特有的风光风情
溆水上的桥梁,串起了这里的一个个村镇
雨云低垂下的古老浮桥,对岸是思蒙乡的仁里冲村
风雨连绵,一位13岁的少年正在舀出浮桥船舱里的积水。他爷爷是这座浮桥的维护工
将前夜下在溆水里的渔网收起,许多撞到网上的鱼儿成就了这位村民的收获
烟雨中的溆水两岸苍茫一片
养鸬鹚是当地渔民捕鱼的一种手段
中心村村民在溆水中放鱼排。裹满青草的鱼排能吸引河里的鱼在上面产卵,人们可将这些鱼卵取回孵化,供人工养殖
这里传说农历三月初八是龙王的生日。三月初六这天,附近一些老人们便相邀一起去祭拜龙王爷
这位94岁的老人安详地坐在自家屋前。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使这里民风纯朴,人心祥和
村里的一群女孩。她们依旧天真无邪,门上的贴画却折射出外来影响对这里传统生活情趣已经开始的渗透
来源:红网
作者:记者 明健飞
编辑:网站值班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