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蒙,让人好生思念的地方
文/张昌竹
火车驶出仁里冲站,左边就是思蒙,山和水柔软得让人浮想联翩,美丽的故事就是从屈原那会儿说起的。那年屈原在离骚湾写《离骚》,发现这里的人很仁义,就把这个地方叫着了仁里冲。不知是山的奇特还是水的温馨,老夫子对着雨里的山,雾里的水,霭里的峰,岚时的谷和云海里的汹涌,发了一年半载的牢骚,最后认为这里的山水能启思发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得的时候,他就想在这神仙居住的地方“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这就是溆浦思蒙。
思念,总是在你觉得意有未尽的时候产生的。到思蒙,不管你是什么时候来,她都会让你怀念不已。
选个晴天?早晨,一轮红日在山顶慢慢腾腾地爬上来,就象大半岁孩子的脸,你会忍不住只想去摸摸。当她放出一束束光来,将山的倒影装点得金光闪闪,那渔翁撒出去的网上,也是金鳞点点。山脚下,暗暗的,水正在柔情万般。当你走过三闾滩,上了山顶,你看到的就是从云层里流出的霞光,将如兽如禽、或奔或飞的山打扮得或明或暗、或显或隐。要是春天,松滴翠,花流霞。鱼儿不时地跳,鸭子不时地叫。
不巧,你到思蒙,下起了小雨。哈哈,那就是你的运气来了。雨,朦胧地下,山就穿上了一层薄纱,飘渺间,船动山移,原本不是太宽的水面因那淡淡水烟变得无比的深邃,空濛。着迷处,你会发现,那山就象才出浴的娘子,峰峦尽现。
当然,在屈子峡边,吊脚楼上,朋友三五人,围绕一桌,等伯母用茶油弄来几个乡间土碗:一个小河鱼,淡黄的,放青的大蒜,红的辣椒;一个冬笋或者野芹菜炒腊肉,白的、绿的、红白相间的;一只小乌鸡沌后山才采下来的小蘑菇,那袅袅升起的清香,看着水灵灵的豆腐沌出来的回头鱼,你会忘记筷子伸到了哪里。放下筷子的时候,你会矜持地将舌头伸出来,四下里舔舔,饱饱地回味着。
思蒙,还有五座山,象五尊大大的佛,中间的那座最大,就象是老哥,带着弟弟们并排坐在河边。我看到的时候是想起了我奶奶说的“排排坐,吃果果”,不知你们看了,是不是也会这么想?
思蒙也还有一溪,自陶公坝以内,初极狭,夹岸数百步,绿柳依依,桃花灼灼,细石游鱼,历历在目。坝下还有一湾美水,从坝上跳下来的,花花的溶入那绿莹莹之中,泛起一圈圈涟漪。要是你下到水里,会有小鱼儿咬你屁股,痒痒地那份惬意,会让你说不出笑得出。
柳林尽处,阡陌交通,溪流潺潺,房舍俨然。阳光下面,老奶奶老爷爷戴着斗笠玩着一角钱的输赢,就是把“八万”说成了“发万”,那小狗把小母鸡追成小鸟儿,他们是不去理的,等多也就说说“看那个屙痢的狗儿,那么发欢”。等太阳下到对面的坡上,老奶奶就升起了炊烟,老爷爷就到溪边,用一根长长的头上装有铁钩的竹杆,慢慢地放到那一把把的竹枝或树枝上,钩牢了,一下子扯上来,放在岸上,那虾呆子就晓得跳起来了。还没来得及跳的,早被老爷爷提起来一抖,一个个全掉进筲箕里了。要是来了客人,老爷爷就会用这个长竹杆,把那嘎嘎叫的鸭子赶上岸来,围在田坎下面的角落里,捡肥大的捉一两条,或放板栗清沌,或用干红辣椒爆炒,下一碗红红的阿班子酒。
在思蒙花园村,那些被称着丹霞地貌的石头山,奇形怪状的,老人们都说那是张果老赶去填海的各式各样的动物。那天早上,观音娘娘化成洗衣的美丽村姑,这村姑也变得实在是太美了,几百年没动凡心的张果老也动了心,居然忘记了填海的任务,没话找话地搭讪:
“小妹妹啊,你看我赶的这些猪啊凤啊,前面的到哪里了?”
“哪有什么猪啊凤啊,还不全是些石头?”
好家伙,天机一泄露,这些个石头就全停了下来。张果老一楞神,回过头来,那村姑也不见了。这个气呀,没处撤,只好对着石头一竹梢子,就把五佛山对面那大石劈成了两半,眼看就要倒下了,观音娘娘在半空中只好扔下一只绣花鞋来,垫了上去。银珍电站要是放了水,至今还能看到那已化成了石头的绣花鞋。张果老晓得是观音在试他的道了,只好把竹梢子随手一扔,跺脚走了。
那竹梢子就落到了花园村的山上,那山上就长满了山竹子,每年龙抬头的时候,山上就长出了笋子,鲜嫩鲜嫩的。
屈原故里情
文/舒新宇
溆浦,古称义陵,地处沅水,位居湘西,山水灵秀,物产富饶,自古号称鱼米之乡、水果之乡,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尧舜时期,即成为天下高而士隐居逍遥之地,大禹治水之所。春秋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慕名而来溆浦,以其千古神笔,创作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溆浦斑斓的巫风傩韵和神奇的秀山美水。溆浦山水,因为屈原成为我国第一个被文化名人描绘过的山水。溆浦山水,因为屈原,拥有了高雅的文化品位,恢宏的历史底蕴,迷人的楚风遗韵。
2006年,屈原倾情描绘的思蒙山水,当之无愧地入选湖南省人文新潇湘八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花瑶山背梯田,更以面积之多、落差之大和雄伟、壮丽、秀美集于一身而堪称天下绝景。新近发现的山背奇特的香地,面积之广,更是国内外罕见。有专家预估,山背梯田将是湖南省继张家界之后,又一处享誉世界的自然遗产,也必将是溆浦走向世界的崭新起点。
溆浦历史悠久,建县已有2205年。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有感于溆浦人民痛哭楚王义帝的仁义之举,大笔一挥,将溆浦建县立郡,赐名义陵县,设立武陵郡,钦定溆浦为郡治之地,管辖范围远至湖南常德、益阳、湘西以及湖北、四川、贵州。独得殊荣的溆浦,从此成为这一广大区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拥有过长达236年的繁盛和辉煌。
两千多年来,汉代的马援;三国的刘备、诸葛亮、马良;唐代的黄巢;宋代的段红玉;元代的朱元章、陈友谅、刘伯温;明代的李自成、牛万才;太平天国的石达开;还有老一辈革命家贺龙、任弼时、王震……多少英雄豪杰,在溆浦这片神奇的热土上挥戈跃马,临风浩歌。还有沈从文、钱基博、钱钟书、剪伯赞等文化大师在此传道解惑,播撒文明。在溆浦龙潭,更是打响了抗日战争的最后一仗,雪峰会战,威震天下。
溆浦人文之深厚,历来位居大湘西之首,近代更是英才辈出:妇女领袖向警予,《辞海》主编舒新城,敦煌学家向达,毛泽东的两位老师武绍程、荆植新,还有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荆顾新,井冈山特委书记邓乾元,副总参谋长向仲华……或叱咤风云,或驰骋学海,丰功伟烈,光耀史册。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屈原广泛描写了溆浦山水景色的秀美,流风民俗的璀璨,倾注了诗人无限的恋情。卢峰香草地,溆水桔花天。溆浦的山水草木,无不洋溢出楚风骚韵的无穷魅力,生气勃勃,美不胜收。诚如中国屈原学会第一任会长汤炳正先生所言:“我对溆浦是有特殊感情的,进入溆浦地域,在思想意识上就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仿佛时时都看到屈原彷徨行吟的伟大身影。”
[编辑 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