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村庄
2009-09-15 13:21:00 字号:
 
 
 
     中国溆浦网讯(记者  周生齐  李纯)兴隆村位雪峰山腹地,是溆浦县一个偏远小山村。全村有863亩水田,358户, 1100人,人均不足8分田。05年以前,该村村民大都种植常规稻,由于地处高山,气候恶劣,土壤贫瘠,技术落后等原因,亩产只有420公斤左右,部分村民还要到市场回购粮食才够吃。如今通过超级稻的推广,每年外销粮食300多吨,成了远近闻名的粮食生产大村,实现了家家户户有余粮,农民尝到了种田致富的甜头。
 
    原来,2005年,该村在县农业部门的引导下,加入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种三产四”粮食丰产工程示范基地,试种了100亩0293超级杂交水稻种,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博士、研究员赵炳然博士等专家亲自进行指导,县老科协、农业局组织技术人员蹲点帮扶,当年最高亩产达到800公斤。得知超级稻让水稻产量翻番的喜讯后,村民热情高涨,纷纷要求加入示范基地。2009年,该村示范面积扩大200亩,其中科超3218型强优势杂交水稻101.48亩;两优1128型强优势杂交水稻101.2亩。先后引入测土施肥、生物治虫、专业植保等等多项新技术,并总结摸索出了“六统一”模式,即:统一浸种催芽、统一“双两大”育秧、统一栽插规格、统一配方施肥、统一防病治虫、统一水浆管理,生产技术不断熟练,生产成本也大幅降低,每年收获季节,金灿灿的水稻压弯了稻杆,群众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今年63岁的七组村民王身正感慨的说:“农民是答帮袁隆平才吃饱饭的。”他家的一亩五分地,以前种常规稻产量不足1300斤,今年他家收了2500多斤。年初在技术人员那里得知“只要田种得好,袁老师就会来看”的消息后,他兴奋了几个晚上睡不好觉,“拿点什么感谢袁隆平院士呢?”王身正想到了当地高山上的一种野生苦丁茶,不仅清凉解渴,还有润肺健脾等多种功效,于是专门爬上雪峰山采来野生高山苦丁茶,并亲手炮制成茶叶,放在家里等待袁院士来。没想这个愿望在今年就实现了。9月13日,袁隆平院士和全国的水稻专家前来该村观摩。由于当地数千群众前来感谢袁隆平,他费了好大劲才从人群中挤出来,将亲手熬制的茶水,送到了袁院士面前。“农民拿不出什么来感谢你,只有这亲手熬制的苦丁茶水,给你解渴。”看着袁院士一饮而尽,王身正高兴的像小孩子一样。
 
    像王身正这样的群众还很多。在观摩会现场,“袁隆平,我们感谢你。”等一幅幅记载着群众心声的红纸、标语,让观摩团成员十分感动,当地群众还拿出了当地最有名的“龙潭腊肉”、“稻穗花”和亲手绣制的“当代神农”牌匾送给袁院士。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村庄。9月14日,经专家现场测定,水稻平均亩产达到了851.94公斤,大幅超过了预期的830公斤目标!如今,该村除了200亩超级稻核心示范区外,所有的稻田都种上了成熟的超级稻品种,家家户户都学会了科学种粮方法,不仅解决了吃粮问题,还成了该县大米加工的原料采购基地。该村1组村民谌小铃往年只种了自家的2亩田,在尝到超级稻带来的甜头后,今年通过土地流转,他将超级稻种植面积扩大到了5亩,收入8千余元。如今,村里的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一栋栋崭新的农家别墅拔地而起,村长吴延刚说,“现在生活好了,大家是发自内心的感谢袁隆平,感谢国家的惠农政策。”
 
 
 
 
 
【摄影:邓太平】
【编辑:雨止春虹】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周生齐 李纯

编辑:网站值班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