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繁荣的湘西重镇——低庄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标签,这是与生俱来的标志,也是存在价值的研判。低庄,这个位于湘西北大门的交通、商贸重镇,她的标签是什么?
从改革开放初,三千“麻袋商人”走南闯北“闯”出来的农产品集散地;到上世纪90年代“投资两个亿、建成四方城”的豪气下“聚”起来的商贸新城,低庄似乎始终沿着与生俱来的轨迹,追寻着亘古不变的价值。
这就是低庄的“标签”?一个烙着农贸之城、物流重埠的湘西小镇?城市的标签不应如此肤浅,她还在于是否有一群健康、充满活力的人,这才是城市的灵魂、发展的动力。
四都河畔“金花”俏
——溆浦县低庄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走笔
周生齐 严洪波
盛夏的夕阳带来阵阵凉风,吹拂在美丽的四都河畔,田野里泛起层层碧浪,源源不断的流向远方的小镇。
此刻的小镇已经结束了一天的喧哗,从繁忙中解脱出来的人们走出鳞次栉比的楼宇,或三五成群漫步在纵横交错、绿树翠盖的街道上,或用优美舞姿,在广场上尽情的舒展身体,张扬快乐。电瓶公交车从身旁驶过,花花绿绿的游泳圈挂满了车帷,留下一路的欢声笑语。
这是一幅多么和美、温馨的画面,让人禁不住停下脚步。

小城故事多
低庄位于溆浦县东北部,属于益阳、娄底、怀化三市交界地的中心城镇,省道S308线、S225线和湘黔铁路穿境而过,镇域面积108平方公里,辖25个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50960人。
这里是一脉青山的尾脊,一洼平原的初凝,一泓江水的交合。自然造物的慷慨,给了低庄人如水般的伶俐,如山般的坚韧,如旷野般的远大胸怀,在历史的长河里,垒积出一段段传奇。
离镇上不过一里地的老屋园村,矗立着一栋修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雄伟青砖碉楼。屋主人武绍程不过是当地一个装着“满肚子红薯”的穷秀才,虽贫困落魄,但胸怀鸿鹄之志,26岁即卖掉乡试“秀才”的头衔,凑齐盘缠进行赶考,最终考入由慈禧太后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后留学日本,精通英、日、德、法四国文字,回国后投笔从教,涉足国共高层。具体故事已不可考,只是他回乡后,国民党党部亲拨10万大洋为其建房。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亲笔书信请其参加开国大典,只可惜,当湖南省委派人把金色请柬送抵低庄,武老先生已经辞世,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
低庄的故事正源于此,不甘落后、机智聪慧、敢为人先。随着湘黔铁路和省道S308线贯穿全境,通江达海的交通条件,让低庄人找到了一条实现梦想的征途。数千村民担着箩筐、背着麻袋,将大山里的柑桔、棉花等农产品,源源不断的送往铁路能通达的城市,然后换回一沓沓真金白银的钞票。
到90年代,整个湘西山区都还处在封闭落后之时,腰缠万贯的低庄人率先吹响了小城镇建设的号角,用“投资两个亿,建成四方城”的冲天豪气,上演低庄新的传奇。1995年,该镇被列入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镇、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示范镇,由省建设设计部门亲自做规划,42米宽的永富街一经建成,就被喻为当时的“湘西农村第一街”。

成长的烦恼
记忆中的低庄是一弄石板铺成的街道,是四通八达的胡同,是弥漫着炸油糍粑香味的小巷,是充斥着商贩吆喝的集市。
至今漫步在兴隆老街上,还可以从木屋的窗花上,从门前的石墩上,从街角的青砖上,依晰可辨当年竹器社、印刷厂、水码头的痕迹,感受一个湘西古朴小镇的魅力。
时代在发展,昔日贫穷、朴素的小镇已经一去不返,在拔地而起的高楼下,在宽敞笔直的大路边,在富丽堂皇的商厦里,低庄展现出了开放、现代、富饶的新姿。这种变化,如同卷着衣角的小丫头,瞬间脱落成楚楚动人的大姑娘。
但成长亦是有烦恼的。梳妆打扮下的现代城镇难掩骨子里农民城的粗放与无序,精明的商业头脑变成了在蚕食公用土地的争斗,变成了对生活环境的掠夺。被小商小贩拥堵得水泄不通的街道,停在马路上载客的车辆,蚊蝇齐飞、垃圾遍地的街角,甚至路边的花池里都栽满了丝瓜、豆角,3万多居民在如同农家的随性中,演绎着杂乱无序的生活,品尝农民城带来的烦恼。
这种粗放在年岁的洗礼下,逐渐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现象。新市场建起来了,但是为了新老市场的开市,两条街道反目成仇;新车站建立来了,但是为了车辆的分流,几个车队剑拔弩张;就连修建四中大桥这几代人的夙愿,都要为争夺选址而使工程迟迟不能动工。如此之下,民风彪悍,社会治安恶化,干群关系变得紧张,四方城停止了前进的脚步,原本美丽的城市变得暗淡。

巧手解难题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作出精辟的见解,其中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促进城市的各种资源要素向农村的覆盖。”
不难理解,小城镇建设就是为了让农民也像城里人一样的舒适生活,而这个出发点,也为低庄解开城镇建设疑难增添了一双巧手。
2008年隆冬,低庄镇政府大门口较往常多了一幅 “一桥三路一座城、福泽百姓方为好”的楹联。低庄因交通而兴,要振奋群众的创业激情,必须从交通着手。新一届低庄党委、政府不畏矛盾、向热点开刀,对全镇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两年内建好四中大桥。
解决大桥选址之争,岂是易事。有人说,低庄是个跷跷板,矛盾利益在两头,按下一头,另一头就会高高跷起。为此,镇党委、政府通过连续、深入的调研座谈,沟通了各方思想,摆清了利益原委,在此基础上,果断召开全镇人大代表会议,把决定权交给全镇人民。通过充分的酝酿,反复的争论,激烈的思想碰撞,全镇人大代表用凝聚民意的神圣一票,确定了代表最多群众利益的选址方案。这一次,利益与矛盾的跷跷板没有再翘起来,以往分崩离析的民心更是从此紧紧的拽在了一起。
跳出矛盾,抓发展,低庄打的是“民意牌”;跳出城建,抓管理,低庄念好了“服务经”。
为了改变城镇居民乱丢垃圾的陋习,镇里拿永乐街做试点,买来200个垃圾桶,亲手送到了群众家中,让大家倍受感动,自此各家各户门前整洁如新。此举更是带动了其它街道居民,全镇“门前三包”变成自觉行动。
为了纠正城市违规行为,镇里采取首次违规免罚制度,一教育、二批评、三警告、四处罚,没有声色俱厉的责备和不近人情的强制执法,商家摊贩、运输司机等在干部的苦口婆心下,不再违反。
以往街头的肉铺、水果摊是整治的难点,拆了摊位,就意味着一个家庭失去了来源。镇党委、政府实行先安置,再清理。在整治前,广泛征求摊贩和商户意见,将永乐街上以往用来堆放垃圾的空坪闲地改造成市场,让占道摊贩安心挪窝,舒心经营。同时,镇里还在街道的胡同弄里辟出多个专门供菜农摆摊的生活小区,方便了居民,又实现了划地经营。
规范群众的整治过程变成了造福群众的服务过程,正是这种春风化雨的感化和教化,让低庄群众找到了从农民到市民的感觉,倍加珍惜城镇生活的优越感。
展翅再翱翔
作为溆浦新型城市化“五朵金花”之首的低庄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李自成、县长梁永泉亲赴低庄调研指导,为建设低庄勾绘宏图,副县长陈秋生亲自挂帅任城镇综合治理总指挥,行政执法、交通、建设等部门更是全力支持,倾智献力。
这种重视不单单是政策支持、智力帮扶,用低庄镇党委书记张斌的话说,“这更是信心的支撑,信心比黄金重要”。正是因为有县委、县政府的鼎立支持,又掀掉常年压在胸口的巨石,低庄干部群众卯足干劲在城镇建设的春风中,腾起翱翔的翅膀。
城镇化建设民生为重。在四都河畔,一座总投资890多万,日供应自来水3750吨的现代化自来水厂正在加紧建设,长期困扰3万低庄居民的饮水难问题即将告解。如此规模的自来水厂在整个湘西地区都不多见,用镇长胡尚华的话说,一些县城的水厂都没有低庄大。而这也是看中低庄发展潜力和打造“五朵金花”的气魄所在。与此同时,占地50余亩,投资500万元的千仞崖垃圾填埋场已经铺开前期工程,即将竣工的四中大桥和四都河沿江风光带呼之欲出。
城镇建设中,镇党委、政府既注重整体效果,更加注重便民利民。就连小小垃圾果皮箱设置,都事先听取住户意见,最大程度方便居民生活。永乐街居民何民军说:自己选定的垃圾箱,好比自己家里的物件一样,不仅要用好,更要爱护。像这样的垃圾箱,全镇先后增设了54个,同时,还对2380平方米的临街地段进行了绿化、亮化。镇里将一些不文明现象和卫生死角拍成照片,制作了3块宣传栏,展出后群众深受教育,近50名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自发加入环卫志愿者队伍,成为城市综合治理的一支生力军。
路通了,街畅了,城绿了,人欢了,群众在综合整治中得实惠,成为推进城市建设的内在动力。整治工作铺开后,298户沿街商户全部拆除违章雨棚,其中半数的户主是自发拆除。镇里乘势而上,把以往难啃的15处违章建筑物全部拆除,36块违章广告牌也被摘掉,所有车辆也全部划定区域拿下,硬是从以往挤占得满满的中心路口,清理出一个公共广场来,成为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场所。
勇当排头兵
“四方城要走出屡次反弹的怪圈,要建立城镇管理的长效机制,探索小城镇经营发展的新路子。”溆浦县县长梁永泉在调研整治工作后向镇党委、政府下达了新课题。
用心琢磨农村城镇管理,低庄镇果断向以往的管理制度开刀。镇党委政府将分散在城市执法、交警、运管等部门的力量进行整合,成立了“一办五中心”之外的第六中心——“市政管理中心”,让城镇秩序管理从突击整治变成常态化管理。为破解环卫工作难题,镇党委、政府以公开招投标的模式,扶持民间能人创办民营环卫公司,所有从业人员全部公开招聘,划定岗位、制定质量标准,接受政府和广大居民的监督,实现了环卫市场化运作。此前,该镇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入了电瓶公交公司,形成了环城公交格局,不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人力三轮车管理难题。
创新无止尽,在解决新老客运站矛盾中,镇党委、政府兼顾平衡,科学设定两站职责,采取开通免费中转客车的办法,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理念,让双方车队握手言好,全部进站经营,安全出行。下一步,该镇还准备把街面环卫的人、财、物权进一步下放到基层街道和社区,并扩大志愿者队伍,实现了三级管理、无缝隙覆盖。
“通过整治,干部找到了服务群众的方式和载体。”镇党委书记张斌说,在综合治理中,镇党政领导带队,全体干部起早贪黑奋战在城市管理一线,将管理和服务的触角直接延伸在群众的工作生活中,群众有亲切感,干部也有成就感,成为了党群干群关系的良性互动。
良好的市容市貌,文明的社会风气,振奋的干群精神,带出了低庄发展新的春天,如今在该镇的阳兴村,一个集农产品深加工、建材矿冶为主的工业小区正在成型,目前已经入驻维康枣业、东盛矿业、宇胜板材等6家规模企业,年产值过亿元。同时全镇人气财气日旺,外界战略投资商已瞄准低庄,将投资千万元整体开发永鑫街,打造溆浦农村商业新旗舰。
美丽、现代、文明的低庄正迈开步伐,铿锵前行,这方昔日的开发热土处处跳跃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滚滚热潮。溆浦县委书记李自成深入低庄镇调研时,勉励镇党委、政府要以超前的大思路、大动作、大手笔,让低庄这朵城镇建设的“金花”俏然绽放在四都河之滨。
[稿源:怀化日报]
[作者:周生齐 严洪波]
[编辑:雨止春虹]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周生齐 严洪波
编辑:网站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