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施恩不图回报:农民企业家吴淼传爱心感动山乡父老
2010-09-06 10:55:00 字号:
                 
 
      本网讯(记者 蒋光霞)他把帮助别人当成一种快乐,他把帮助别人也当成一种责任,他更是把帮助别人当作一种使命,他就是大华乡栗山村的农民企业家吴淼传。在大华乡栗山村,只要你提起他的名字,更多人只知道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县人大代表,对于他多年来慷慨解囊资助他人的事迹却鲜为人知。
                        
不留姓名,慷慨捐资救助陌生患病青年
 
      2009年8月中旬,吴淼传的妻子张秀群去江苏苏州大学附属二医院看望亲人。一个偶然的机会,张秀群了解到同病室的陕西打工青年王翼龙患格林巴利综合症无钱治疗的情况,看见王翼龙做了食管切开手术,不能说话,靠插一根鼻饲管进食,因为看病的钱用完了,医院停药停针,其父母吃方面便度日,深感同情,就拿出200元钱送到病人的母亲的手里。一回到家里,她就将这一情况跟丈夫吴淼传说了,吴淼传听了妻子介绍后说:“你做的对,我们一定要帮他,你赶快联系,先给他汇1000元钱解决生活问题。”
 
      通过多方打听,夫妻二人终于找到了王翼龙的联系方式,前前后后给他寄去了13000多元,鼓励他一定要把病治好。康复后的王翼龙通过各种途径打听吴淼传的下落,通过114查询找到了溆浦县委宣传部办公室的电话,多次致电并再三恳求宣传部的干部一定帮他找到给他寄钱治病的救命恩人。溆浦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接到王翼龙的电话后,一方面在“溆浦人”网上发“寻找好人” 帖子,发动网友提供线索;另外一方面,通过电话联系乡镇展开寻访行动。
 
      经过7天的寻找,宣传部的同志立即赶到栗山村,刚开始,吴淼传夫妇不愿意说。反复追问之下,吴淼传的妻子才道出了实情。吴淼传看瞒不住了才说道:“看到这个情况,不管是中国人,哪怕是外国人,我也要各尽所能,我有能力帮助人家,应该尽力帮助。”
 
      如果不是王翼龙的寻人电话,也许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在大山深处,还有这样一位朴实的汉子。
 
不图回报,慷慨资助贫困失学儿童
 
      今年12岁的吴慧是大华学校初二的学生, 4年前,身患重病的父亲离开了人世,一家人的生活顿时失去了来源。就在吴慧萌生辍学念头的时候,也就是吴淼传和学校的一个合作,点燃了吴慧求学的希望。
 
      2008年3月,在吴淼传和学校领导的努力下,大华学校吴淼传教育基金会成立,这也是我县第一个以农民个人名义命名的教育基金会。吴淼传首先拿出10000元用来奖励和资助优秀教师、优秀学生,第二年又捐了10000元,并且承诺以后每年都会捐出5000元作为奖励基金。2010年3月,大华乡栗山村修建学校,他也捐了12000元。
 
      2010年6月,因为成绩优异,吴慧领到了教育基金发放给自己的奖学金。
 
       大华学校副校长张在桂说:“学校有了这一笔资金以后,学校开展各项活动咋资金方面就有了一定的富余,所以学校就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对学生对老师都是非常有利的。”
 
      有了基金会资金投入,三年来,大华学校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连续三年各科汇考成绩在学区名列前茅,很多身在大华学校的师生都感到非常自豪。当然,同样感到自豪的还有栗山村的乡亲。
 
不遗余力,慷慨资助家乡建设
 
      在很多人眼中,吴淼传已经是成功的生意人了。可是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也是因为吴淼传的热心和善良才让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垂青于他。
 
      上世纪80年代,只有高中学历的吴淼传离开大山,加入了城市打工的队伍。他做过小工,挑过灰桶、担过砖,由于待人诚恳,吃苦耐劳,加上聪明好学,吴淼传很快从一个打工者变身成一个建筑的工头。
 
      就在吴淼传的建筑行业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又一个创业的机会接踵而来。2001年6月,大华乡党委政府邀请吴淼传回家乡接管当时因为缺少资金而停工的栗山电站(后改名为银洲电站)。经反复考虑,多方考察论证,凭着对家乡建设的满腔热忱,他依然放弃了在外面的发展。4年之后,水电站建成发电。
 
      2006年,栗山村争取到村级水泥硬化公路工程项目,为使工程顺利完成,支部书记吴圣佩和村主任吴营多次找到吴淼传商量施工方案。支部书记和村主任怕没有钱修,只同意修3.5米宽。吴淼传提出考虑子孙后代公路硬化路面5米宽。然而要修筑5米宽的水泥路,就意味着要增加投资25万。25万,对于一个小山村来说,要一下子凑齐,其难度可想而知。于是,吴淼传二话没说,把自己借来修电站的20万交付了替村里交付了水泥押金。在硬化路面施工时,为了保证碎石的供应,他还把自己的金卡从银行透支5万元交到石材厂,还拿出2.4万元买了一台搅拌机给村里施工用。村组两级公路捐款达到59000元。他还捐款7万元修建用不锈钢管做的6米高的路灯22盏,每盏灯500瓦,个人长期承担路灯电费。
 
      遇到其他村搞公益建设,他也都捐些款。红岩村硬化公路,他捐款13000元。梁家洞村硬化公路捐款15000万元,梁家洞羊古垴和蒿菜湾修各捐款800元。其他村公路庆典一般都拿上500或1000元前去祝贺,到目前为止,在公益建设上捐款达到16万多元。
 
      也许当初吴淼传付出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回报,然而,他还是得到了回报。2008年10月,吴淼传被怀化市委、市政府授予“爱心奉献奖”。
 
      15年来,吴淼传自己已经记不清自己拿出了多少钱,资助过多少人,他只知道,那些期待的眼神对他就是沉甸甸的责任。施恩不图回报,或许在他赠人玫瑰的时候,已经收获了芬芳。
 
[稿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蒋光霞]
[编辑:地瓜]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蒋光霞

编辑:网站值班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