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警予故里看变化”民政篇:老有所养 困有所帮
2010-10-19 10:21:00 字号:
 
 
桥江镇敬老院。(雷文录 摄)
 
老有所养  困有所帮
 
——“警予故里看变化”系列报道之民政篇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血丹霞志士心。”
 
     溆浦县城溆水河畔,坐落着一幢湘西古式四合院,院内棕榈高耸、古樟遮日,党的早期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领袖向警予同志就诞生在这里。
 
     溆水涛涛、江流千古。昔日警予踏出山门的溆水码头已被雄伟的跨河大桥取代,摇橹拉纤、号子满江的商船,也换做了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唯一不变的是后人对警予的景仰和警予精神扎根溆浦的茁壮成长。
 
     金秋十月,笔者来到位于溆浦县卢峰镇的中林敬老院里,只见机器轰鸣、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即将落成的安居公寓上,来自桥江镇的农民工刘成福正在与工友们做最后的封顶工作。“孤寡老人能住这么舒服的公寓,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啊。”刘成福说。
 
     “老百姓的福气不仅仅是来自农村养老工程。”致力于构建“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民生保障体系建设,溆浦大力实施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灾民救济等一项项普民之举,让幸福的笑颜荡漾溆浦的山山水水,让追求“人人平等、丰衣足食”的警予精神成为溆浦和谐发展的多彩画笔。
 

     10月13日,省民政厅副厅长杨明波专程深入溆浦县,调研灾后民重建工作。( 李纯 摄)

 
困难群众喜领政策“红包”
 
     民生所指,民心所向,国运所系。
 
     作为山区农业大县的溆浦,自然条件艰苦,基础设施落后,加上疾病、残疾等原因让一部分山区群众过着异常清贫的生活。
 
      “给最需要帮助的人以温暖。”2006年,溆浦县委、县政府坚持民生优先,全面启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五年里,32122名困难群众先后纳入农村低保体系,人均每月补差标准达到了45元。在城市,从1999年启动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经过不断的扩面提标,人数从不足800人达到了目前10986人,增长了近14倍,人均补差标准达到120元/人月,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
 
     于此同时,为了解决农村群众因病返贫的问题,该县积极开展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并将城乡医疗救助体系逐渐由原来单一的大病医疗救助扩展到现在的资助“参合参保”、大病医疗救助、门诊医疗救助、住院医疗救助和临时医疗救助“五位一体”的救助体系,最大程度地帮助贫困患者渡过难关,仅去年一年就为15540人次困难患者发放医疗救助资金300余万元。
 
     用社会救助“兜底”,好比在贫困面前筑起了一道“安全网”,让频临贫困的人群享受惠民政策的温暖阳光,积蓄着重新致富的希望。
 

县领导易延凤、尚环归亲临卢锋敬老院现场办公。

孤寡老人乐享幸福晚年
 
     “翻身不忘毛主席,住房不忘共产党。”这是油洋乡河底江村90岁的五保老人向松玉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前,老人讲起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2008年,老人所住的房屋因为年久失修频临倒塌,原本安排她搬进敬老院,但要离开生活了60多年的家园,老人故土难舍。为了让她安度晚年,民政干部将其纳入农村安居工程,提供救助资金帮助他建好了一栋新房。
 
     向松玉这样的幸福老人,在溆浦还很多。随着农村老龄人口以及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日益增多,农村孤寡老人、留守老人养老成为了一大难题。为了践行“民生优先”的承诺,溆浦采取以分散供养为主,集中供养为辅的办法,不断改善农村养老条件,提升集中供养水平,形成政策性支持、社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全方位供养体系。目前全县已建成1所中心福利院,10所乡镇敬老院及10所“五保之家”,集中安置供养了593名农村五保老人。今年又将完成四所敬老院的建设任务,将新增集中供养五保老人200人以上。这些福利机构的建成极大改善了农村老人的居住环境,使整个社会保障能力有质的飞跃。
 
     为了让孤寡老人安享晚年,该县对所有养老福利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形式多样的培训教育活动,积极更新完善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的服务设施,使农村福利院的生活设施、院内环境、内部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到2015年,溆浦将完成基本养老服务设施项目35个,农村敬老院达到33个,力争受益老年人数达到20000人,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提供更好的平台。
 

高明溪村五保之家全貌

受灾群众沐浴政策阳光
 
     今年5月至6月间,溆浦接连遭受了五次特大洪灾袭击,受灾人口68.52万人,倒塌居民住房1002户2501间,损坏房屋2682户4791间,直接经济损失达7.18亿元。
灾情就是命令。在“5.13”洪灾中,受灾最严重的善溪乡因公路大桥冲垮,8000多名群众被困深山。接到报告后,县民政部门紧急启动救灾三级响应,连夜筹集了20吨大米、240桶食用油、800床棉被和15万元救灾款,在公路中断的情况下,辗转安化、新化两县将物资紧急驰援灾区,为抗灾救灾工作注入了一剂强有力的“稳心针”。可谁也不知道,一路上是民政干部和沿线乡村群众遇坑填土、手推绳拉,才使车辆穿越十余公里的简易公路顺利到达灾区。
 
     抗击“5.13”洪灾只是溆浦民政救济工作的一个缩影,溆浦县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洪涝、冰雪、风雹等自然灾害非常频繁,近年来先后遭受了2008年冰冻灾害”、2009年旱灾等重大自然灾害,给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确保救灾及时高效,该县民政部门制定了《溆浦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救灾工作严格按照“四个第一”,即:第一时间启动响应、第一时间深入灾区、第一时间上报灾情、第一时间下拨救灾款物,在千里救灾线上迅速筑起了一条“民生通道”。
 
     截止目前,溆浦共为今年洪灾中的受灾群众发放救灾棉被、棉衣2800余床,大米43.24吨,发放救灾款820万元,帮助304户灾民完成了重新建房,让受灾农村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溆浦县黄茅园镇敬老院新貌

汇聚八方爱心兴善举
 
     作为落后山区,关心贫弱,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而社会的力量却是无限的。以民政工作为平台,溆浦县致力于在全社会形成“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社会风尚,唱响同舟共济、和谐发展的协奏曲。
 
     2008年底,溆浦县慈善会正式成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副书记向长刚亲自兼任慈善会名誉会长,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戴英党任慈善会会长,成立至今共筹集了善款    370余万元。
 
     溆浦“5.13”特大洪灾发生后,民政部门第一时间发布赈灾倡议,省红十字会、省佛教协会、省房产中介协会等十余家机构先后深入溆浦灾区开展慰问活动,另有怀化大汉房地产公司、怀化中民燃气有限公司、湖南大康牧业公司近百家知名企业也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帮助灾民渡过难关。
 
     在溆浦还有一支扶贫助弱的志愿者队伍,他们平时在各行各业工作,而每到周末就会聚集起来,为孤寡老人送温暖,为特困家庭募集帮扶资金,5年来,先后开展各类义务帮扶活动800余次,受益群众3000多人。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志愿者配合民政部门短短4天就筹集了近50万元救灾资金,为四川灾区献上了来自湘西人们一片心意。当年,这支志愿者队伍还被评为“感动溆浦年度人物”。
 
     爱心涌动,和风劲吹。慈善会成立以来,利用募集的善款开展赈灾、助学、助困活动及公益事业建设,累计支出200余万元,共资助贫困学生150名、贫困五保老人80名;资助县聋儿语言康复学校20万元;投入88万元修建了仲夏乡敬老院,让惠民、利民的政策阳光惠泽溆浦的山山水水,成为构建和谐溆浦的强大力量。
 
 
 
新闻链接:
 
 
“四措并举”推进灾后重建
 
    怀化日报讯  “下个月便可以全部装修好,年前就可以住进新房啦。”10月12日,溆浦县桥江镇小水田村村民张龙祥一边装修着新房,一边高兴的说。在今年该县的“5.13”特大洪灾中,张龙祥家的房屋被洪水冲垮,一直寄居在亲戚家,正苦于重新建房缺少资金时,镇民政助理员便送来了1万元的救助金。如今,崭新小洋楼建成,张龙祥高兴的说:“多亏了灾后房屋重建资金解决燃眉之急。”
 
    今年上半年,溆浦县先后遭受了五次洪涝灾害袭击,1000余户居民房倒塌,2000千余户受损,灾情十分严重。为确保受灾群众早日入住新房,该县民政局采取民政补助、保险理赔、金融贷款、社会救助等“四捆绑”的方式,多渠道、多途径帮助受灾群众筹措资金,加快建房速度。县乡村、职能部门还实行“四级管理”制度,对受灾群众建房建立台账,实行跟踪管理、全程服务。
 
    在建房中,县里出台了“四项优惠”政策,对原宅基上建房的一律免征建房税费;另择新址建房户符合条件的减免耕地占用税;对重建户较多的村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统筹安排建设,免费给因灾建房户10立方米/户的木材指标;对恢复重建民房涉及到的相关税费,能优惠的优惠,能减免的减免,让灾民建房获得更多的实惠。
 
    为了让受灾群众住上“放心房”,该县还做到监管“四到位”。遵循分散建房和连片集中建房相结合,近期恢复和远期抗灾相结合,重建家园和村镇规划相结合的原则,做到规划实施到位;统一由建设部门派专业人员现场监工、督导,做到工程质量到位;救灾资金使用坚持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公开发放,加强救灾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资金落实到位;按照恢复重建方案,县政府与各受灾乡镇签订了灾后恢复重建责任书,对工作敷衍了事,造成重建工作进展缓慢或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乡镇,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做到了责任追究到位。
 
    通过四大举措的强势推进,该县民房恢复重建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民房恢复重建工程已动工927户,像张龙祥一样完成建房的已经有300多户, 近150户居民住进了新房,全县灾后房屋动工率、竣工率、入住率分别为100%、32.8%、15.7%,共下拨了灾区倒房恢复重建资金400万元。(记者:李纯  向前)
 
 
 
    点此浏览“弘扬警予精神 加快溆浦发展”专题
 
[稿源:怀化日报]
[作者:周生齐  向前]
[编辑:地瓜]
 

来源:怀化日报

作者:周生齐 向前

编辑:网站值班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