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新溆•溆怀高速建和谐路地报道之:设身处地 造福乡里
2010-12-17 10:11:00 字号:
 
      本网讯(通讯员 刘福田  张小华)近日,笔者随溆浦高速公路指挥部协调部副部长刘新江乘车前往新溆高速公路溆浦段,对其和谐路地创建情况进行了实地采访。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迹涌现在镜头里:
 
镜头一:“大爱无疆”
 
      走进中国建筑第五局新溆高速公路第十合同段的会议室。一块写着“大爱无缰”四个大字的红匾格外引人注目,金黄色的小字标明了这是溆浦县两江乡朱溪村衷心感谢该公司为朱溪小学重建献爱心的赠匾。
 
      朱溪小学于今年“5.16”特大洪涝灾害中严重受损,无法正常教学,该项目部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内主动与当地政府和村民商议筹备援建事宜,无偿出动挖机5个台班、装载机10余台班等大型机械设备,援助1500公斤水泥、20方沙石等建校物资,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村民对小学进行重建。此外,项目部还将已购置好的部分体育设施(乒乓球台1个和篮球架1个)慷慨赠予朱溪小学。全力为当地的孩子们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这所新学校就建在该项目部驻地后山上,项目部负责人张庭雪高兴地带我们来到新学校,正逢下课时间,一群师生热情洋溢的迎了上来,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学校原来只有一间木板教室,现在不仅有三间教室,还有厨房、厕所、操坪、围墙等配套设施和文体器材。学校条件好了,学生也增多了,以前在外村就读的学生也回村读书来了。“这些学生有多少?”我迫切地徇问,答:“约占10%”。就在这时,站在一旁的一名叫戴文杰的小朋友对我说:“我们有了新学校,要感谢建设高速公路的叔叔们啊!他们是我们的大恩人。”
 
      走出校门,张经理指着山下的环山公路和钢架桥说“为了当地建设和方便学生上学,我们修建了5.8公里的便道。还打算将这横跨朱溪两岸,价值90多万元的钢架桥,在工程完成后送给朱溪,继续造福乡里”。
 
镜头二:清泉碧水
 
      我们刚到十三标驻地——两江乡栗坪村,村长刘道华就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们说,十三标正在帮助我们解决全村人饮水的问题。他带我们来到打水井的栗坪村7组,进行现场勘查。当途径一户人家时,正在吃中饭的两位年过半百的妇女,主动和我们打招呼:“是来看水井的吧,从这里下去。”看来十三标帮助解决全村人饮水的问题已家喻户晓了。我们来到水源地,只见一口三眼井伴山伴水,一股碗口大的清泉潺潺流出,井水清澈见底,我们兴致地捧上一口,只觉得清甜可口,大有农夫山泉之感。抬头望去,在约距200米高的山坡上,一群泥瓦工人正在热火朝天地修建着蓄水池。一座高3米,直径为4.5米的蓄水池初具规模。村长介绍,工地材料都是十三标无偿援助的,水池修好后,还要将自来水管安装到户,共耗资约十万元左右,估计到11月,全村200多户约800余人就可以饮到山泉自来水了。
 
      回来的路上,十三标协调部长赵兴安告诉我们,该标段开工以来,一直将恢复水系,解决当地人们饮水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对待,主动与当地政府和村民商议援建事宜,做到修路和援建两不误。
 
      离开时,还是那两位刚刚吃完中饭的大妈,站在门前向我们挥手告别。她们满脸堆笑,笑得是那么的甜。
 
镜头三:和谐之道
 
      在去十四标的路上,我们见到了岗东乡人大主席刘丁琴同志,他带我们来到被今年“5·16”特大洪涝灾害冲毁的西湖村公路上,这是一条沿溪边修建的公路,在急流转弯处,一段约20米长的路基被洪水冲毁,给西湖村600多人的出行和生活、生产带来极为不便。当十四标获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派员与当地政府联系援建,生产自救。主动出资8000余元,帮助恢复水毁公路,被当地老百姓称赞为路地关系和谐的“和谐之道”。
 
      在十四标办公室里,项目经理左品,协调部长莫建春介绍了该标注重路地关系,给当地老百姓办了不少实事的情况。他们耗资15000元帮助解决油洋乡24户饮用水的问题,最近又落实了方案正着手解决岗东乡彭州10组的饮水问题。他一边忙着用拿手的功夫茶招待我们,一边用长沙话风趣地说:沏功夫茶首先要解决好用“好水”的问题,人的生存也要解决好有“饮水”的问题,我们搞好了路地关系,也就解决了鱼儿“需要水”的问题哩!耐人寻味的一席话,说得大家都乐了。
 
 
[稿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刘福田 张小华]
[编辑:地瓜]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刘福田 张小华

编辑:网站值班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