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新闻网讯。“覃支书是我们山里人的‘主心骨’啦!”在溆浦县龙王江乡石琴垅村,提起村支书在去年5 月发生的洪灾过程中组织党员冒死营救被深埋在泥石流中的覃中华的事情时,村里人纷纷发出感慨。
这位“深藏”在大山群众心中的好党员,就是龙王江乡石琴垅村党支部书记覃生祥。他自1993 年担任村主任开始,始终恪守一个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职责,倾心倾力地为山区群众服务,向需要帮助的群众伸出援手,为改变山区落后面貌奔走,成了山区群众的“主心骨”。
“没有覃支书带领党员冒死营救,身埋泥石流的覃中华就不会有第二次生命”
去年“5·13”洪灾来袭前夕,龙王江乡石琴垅村支书覃生祥组织村干部和党员挨家挨户上门提醒村民做好防灾准备。可突袭的洪水还是给村里带来了灾难:全村冲毁田土540 亩,农作物受灾240 亩,倒塌及受损房屋21 栋45 间,道路塌方70余处,冲毁电杆50根、桥梁2座。
2010 年5 月13 日上午7 点半,正在转移自家财产的覃中华突然被屋后山体塌方的泥石流掩埋,只留有脑袋在外面,一边是泥石不断在滚落,一边是呼吸越来越困难,生死只在一线之间。覃的妻子无法靠近,只有拼命呼救。
那天早晨七点多钟,覃生祥正在村主任家里召开村干部和党员会议,部署安排抗灾自救,突然听到对面山坡上传来“救命啊”的呼喊声。
他跑出门一看,只见村民覃中华的妻子在呼救。他立即组织9 名党员和10多名群众朝事发地点飞奔而去,但被一条溪河挡住了去路,如果绕道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在这紧急关头,村支书覃生祥第一个跳进齐腰深的溪河,与9 名党员手挽手向对岸奋力前行,以最快速度赶到事发现场,发现覃中华已经痛不欲生。
覃中华对覃生祥说:“覃书记,给我一锄吧!我受不了啦!”覃生祥说:“有我们在,一定要把你救出来!”覃生祥和党员群众不顾泥石滚落砸伤自己的危险,有的用锄头挖,有的用双手扒,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努力,终于把覃中华从泥石流中刨出,立即送往医院救治。事后,群众都感慨:“没有覃支书和党员的冒死营救,就没有覃中华的第二次生命。”
救出覃中华后,他又带领村干部和党员分头去各组实地查看灾情,做好灾民安置工作,保证受灾户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组织开展生产自救。
“覃支书的心里装着我们全村人”
问起覃生祥当村支书这么多年有什么体会时,他笑着说:“要当好村支书,首先要不计个人得失,其次是自己带头做好分内的事情,最后是扎实为群众做点实事。”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石琴垅村是个比较偏僻的山区村, 很多村民外出打工。5 年前,该村还未通程控电话, 外出的村民要与家中亲人朋友联系十分不便。覃生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了拉通村里的程控电话, 他积极争取项目,自己带头投工投劳,直到把电话拉通才收割自己家中稻谷。他的表率作用鼓舞了全村群众,大家齐心协力,连续作战,只用了一个半月时间就把程控电话拉通到各组各户。
他不仅关心村里公益事业,对村里的困难家庭也特别关心。村民哪家有人生病没钱进医院,覃生祥去帮忙;哪家春耕时节种子肥料还没有着落,他去想办法。提起覃生祥的工作,村里人都说:“覃支书是个好支书,他心里总是装着我们全村人。”
“覃支书卖掉自己家里的肥猪,弥补修公路资金缺口”
覃生祥两口子都在家务农,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家境并不富裕,但为了村里的工作, 为了群众的利益,他总是舍小家,为大家。
2008 年初特大冰灾, 石琴垅村受灾严重。为了抢修电力设施,覃生祥把自己一年的工资捐献出来。他带了头, 其他村干部都紧跟其后, 一致表态把工资全部捐出, 买回电杆等器材。群众深受感动, 纷纷参加义务抢修, 仅用三天时间就把电路拉通了。那一年, 石琴垅村全体村干部和组长都没有拿工资,全部当了一年“义工”。
该村村小学年久失修, 他多次向上级反映情况, 争取到了村小学维修项目。2006 年, 在村小维修过程中, 村里没向群众集资一分钱,没要求群众施过一天工,覃生祥带着村干部自己动手, 尽量节省工钱。整整七个月时间,他以工地为家, 与施工人员一起劳动,直到新校舍落成。
覃生祥不仅重视学校建设,更关心村级公路的修建。2008 年,村里争取到4.4 公里村级公路建设项目, 需要自筹部分资金。由于全村人口少,经济不富裕,筹资难度特别大。于是,他多次跑怀化、跑株洲、跑长沙, 拜访该村在外工作人员, 请求赞助。他的举动感动了许多在外工作的乡亲, 退休教授陈善干不仅自捐6000 元,还帮忙联系长沙农业开发局资助2 万元。为了弥补修路资金缺口,他与4 名村干部把自己家里的肥猪卖掉, 所得的钱全部垫在公路上, 使公路得以顺利竣工。家人对他的做法有时难以理解, 他总是耐心解释开导, 使全家人转而支持他。现在, 大山里的公路修通了, 山里的群众也渐渐地迈上了富裕的康庄大道。
[稿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王继云]
[编辑:地瓜]
,
来源:怀化日报
作者:王继云
编辑:网站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