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一群可敬可爱的“协会义工”
2011-05-06 17:12:00 字号:

 

     题记: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广大人口工作者要模范执行党和国家的人口和生育政策,深入千家万户,面对面做群众工作,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自去年5月份来,溆浦县委、县政府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在该县流动人口集中地--海南省,成功创建了流动人口计生协会,通过协会为在外流动人口解决生产、生活及生育方面等难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流动人口的拍手称赞,在这个计生协会的组织里,涌现了---        

一群可敬可爱的“协会义工”

---海南省“溆浦县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志愿者的小故事 

   

         协会秘书长张继泽:6万多元的蕉苗损失心不痛  

   张继泽是溆浦县仲夏乡人,他和自己的哥哥在海南省澄迈县种植香蕉已有8、9年的历史了,现有蕉园400多亩,可以算是一个种蕉大户,他因在海南省呆的时间较长,对当地情况相当熟悉。

   去年5月份来,溆浦县委、县政府全面启动了海南省“溆浦县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的创建工作。

   当创建工作组的同志找到张继泽,征求他意见,寻求他的支持时,他非常高兴,也非常乐意,他感到这是一个为在琼溆浦籍流动人口提供生产、生活及生育服务的一个很好的平台。作为溆浦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服务,于是,他二话不说,就主动担任了创建工作前期的联络和宣传工作。

    当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创建工作进入关键时期,也就是到了5月15日,张继泽已为协会创建工作忙碌了整整十二天,十二天来,他发挥自己人员熟、情况明和底子清等优势,带领创建工作组成员进蕉园、入农户、搞座谈、听意见,真是忙的不亦乐乎。

     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哥哥多次打来电话:“张继泽,你要赶快回去,你买来的蕉苗还要不要栽?”

     自去年来,张继泽就扩大了种植规模,新发展蕉园100多亩。5月11日,他到澄迈县国营红光农场就定购了6万多元的蕉苗,现已全部送到蕉园工地,只等栽植下去。

     5月中旬到6月初,正是香蕉苗子栽植的黄金季节,因为在这个时段栽植,一可以有效提高成活率;二可以有效避免台风的袭击,这是溆浦老乡多年来种植香蕉得来的经验。

     张继泽想到这批蕉苗,确实也很着急,因为他知道,这批蕉苗自己花了6万多元,一旦在6月10日前没有栽植下去,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但他实在抽不开身,因为创建工作事情太忙了,有好多的事情需要他来料理。

     5月13日,是创建工作组在福山镇召开“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创建动员大会的日子,他忙里忙外,又是宣传发动,又是组织人员,又是拟定协会《章程》及相关制度;

     5月18日,是海南省“溆浦县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第一届理事会选举大会的日子,这次,共有60多人参会,这次会议事关协会能否正式成立,他按照创建工作组的分工,为筹办选举大会忙了整整一个星期的会务。

他哥哥又多次打来电话,提醒他蕉苗该栽植下去了,不能再等了。

但他一忙起来,就把这件事给忘记了。

     6月8日,正是“溆浦县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在海南省澄迈县国营红光农场召开挂牌成立大会的一天,这次会议可谓隆重、庄严,既有湘、琼两地党委、政府领导,也有人口计生部门、计生协会的领导,还有在琼溆浦籍流动人口会员代表,共计1000余人参加会议。

     身为秘书长的张继泽,作为这次会议的组织者和承办者,他哪里还有时间去顾及蕉苗。

     他哥哥电话打了无数次,但他硬是抽不开身,最后,实在没有办法脱身,他就安排人员暂时把蕉苗放在水池里培养。

     忙完会议后,他才想起自己5月11日购买的蕉苗还没有下地,于是紧急联系哥哥,请来当地民工,赶紧把蕉苗栽植下去。

     但由于放在水池里培养的时间太长,这批花了6万多元购买的蕉苗栽下去后,死的死,伤的伤,80%的蕉苗不能成活,加上工时费、肥料费等生产性开支,这次,张继泽直接就损失8万多元。

他的哥哥骂他:“当个臭秘书长,私人损失了8万多,真是蠢得很!”

   种植香蕉的同行们也不解地问他:“为了这个秘书长,遭这么大的损失,真是划不来啊!”

   流言蜚语不断传来。讽刺者有之,好笑者有之。

   但这位普普通通的协会秘书长张继泽却说:“我们协会成功召开了这么一个千人大会,这在海南的历史上是没有的,能够得到湘、琼两地领导的认可,自己这点损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当协会的负责人多次找到他,跟他谈起这件事,想为他补点损失时,心直口快的张继泽说:“作为一名秘书长,孰轻孰重,我还是分得清,这点损失我还是承担得起,谢谢领导的好意。”    

          协会计生专干夏湘玉:随叫随到的义务司机 

   夏湘玉,女,现系海南省“溆浦县流动人口计生协会”计生专干,她今年刚好40岁,是溆浦县小横垅乡东龙村人。

   她是2001年来海南省种植香蕉的,也算是一个成功人士,现有蕉园200多亩,每年纯收入有70-80多万,早在2005年,就专门购买了一台马自达小轿车,供自己生产、生活方便之用。

   海南省“溆浦县流动人口计生协会”成立后,夏湘玉主动担任了协会的计生专干,主要负责在琼的溆浦籍已婚育龄妇女参加当地孕环情监测及落实节育措施等。

   为了协会的工作,为了育龄妇女的方便,她主动提供了车辆服务,且不收分文报酬,成了一名随叫随到的义务司机。

    “流动人口计生协会”会长向理树跟我们谈起:“在协会创建工作开展之初,由于协会工作量大,任务重,夏湘玉就用她自己的专车,免费为我们提供各类服务,一个多月来,每天行程不少于300多公里,按每公里0.8元标准的油费计算,她仅油费就花费了7000多元。”

     夏湘玉作为一名母亲,成了协会的专职义务司机,这就“惨”了她的独生儿子,她的独生儿子正在海口市一中读高中,因她没有时间照顾,有时晚上只好到外面快餐店就餐,有时晚上到外面网吧上网聊天。夏湘玉听到学校老师反映后,好几次,狠狠地批评儿子几顿。

夏湘玉的车不仅成了协会的专车,也成了溆浦老乡们特别是溆浦籍育龄妇女的专车。

     去年5月29日,海南省“溆浦县流动人口计生协会”与海南省澄迈县人口计生委、计生协会、澄迈县博爱医院联合举办了以“生育关怀—呵护女性健康”为主题的“5.29”活动。

     当时一些溆浦籍育龄群众还不知晓,夏湘玉一方面积极宣传,主动联系,一方面就用自己的小轿车,来回接送49名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参加免费的妇科病查治,看着她忙来忙去的身影,很多育龄群众无不感激。

    为方便溆浦籍育龄妇女参加当地孕环情监测或落实节育手术,她就用自己的小车为育龄妇女免费接送,用她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只要老乡们愿意参与计划生育工作,我就当个随叫随到的义务司机,贴点油钱,也不要紧。”

    据统计,夏湘玉用自己的车子,先后接送40多位溆浦籍育龄妇女到澄迈县落实绝育或长效节育措施,花费的油费达上千元,当很多溆浦老乡主动提出:“夏专干,你经常用自己的车接送我们,我们不出点油费,心里过意不去啊。”

     夏湘玉说:“作为溆浦人,能为老乡们做点事,是应该的!作为协会的专干,为育龄群众做点事,也是光荣的,还讲什么油费!”      

协会专职副会长夏洪国:父子同心抓协会 

     夏洪国,男,今年33岁,是溆浦县桥江镇德垅湾村人,他是在海南当地长大的,可以说是第二批在海南发展的溆浦人,他在海南东方市八所镇有蕉园200多亩,现系海南省溆浦县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的专职副会长。

     夏代喜,今年70岁,是夏洪国的父亲。他是90年代初,第一批进入海南种植香蕉的溆浦人,他一直在海南省澄迈县种植香蕉,因在当地时间长,熟人多,年纪大,可谓是德高望重的老人,流动人口计生协会成立后,他担任了协会的名誉会长。

    父子俩同台抓计生协会工作,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招数。

    夏代喜,工作经验多,点子多,办事稳重,为协会工作出了不少好主意。

    夏洪国,是个年轻人,有闯劲,有干劲,为协会工作出了不少力。

    从海南地图上发现,东方市八所镇距海南省溆浦县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的办公地--澄迈县福山镇有260多公里,夏洪国作为协会的专职副会长,每月都要参加协会的会议,他为了按时参会,都是凌晨5点起床,坐3个小时的车赶到福山镇参会,从不讲价钱。

    去年6月8日,海南省“溆浦县流动人口计生协会”挂牌成立大会召开时,作为协会专职副会长、东方八所片片长的夏洪国,在父亲的支持下,为了组织会员及时参会,他租用了两台中巴、两台农用车,硬是把100多名会员代表全部拉到澄迈县国营红光农场,按时参加了挂牌成立大会。

   为让夏洪国抓好东方八所的协会工作,夏代喜作为父亲,经常打电话与儿子夏洪国交流,告诉他要注意工作方法,多与溆浦老乡交朋友,多沟通联系,积极为老乡们排忧解难,提供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溆浦老乡的认可和赞同。

     俗话说得好:“打架不过亲兄弟,上阵还需父子兵。”夏代喜和夏洪国父子俩,同心协力抓协会工作,在当地成为美谈,得到了溆浦老乡们的声声赞佩。 

   海南多文片片长、协会会员夏建良:劝说妻子带头落实补救措施

   夏建良,今年47岁,是溆浦县观音阁镇铁溪垅村人,2002年3月,就带领一家四口前往海南种植香蕉。

  夏建良现有两个儿子,大的有二十多岁,小的也有十五、六岁,一家四口在海南种植香蕉已有9年多时间,妻子早在15年前生育二孩后,就主动落实了绝育措施,但想不到的事还是发生了。

  夏建良46岁的妻子出现了扎后意外复孕,去年11月份,就怀上了“小毛毛”,当时她自己以为没有这回事,直到今年4月份到医院检查时才发现,此时已有6个多月的身孕了,到底是生下来?还是采取补救措施?夫妻俩的意见出现了分歧。

  夏建良的妻子有自己的想法。

  作为一名女性,这么大把年纪了,如果落实补救措施,怕自己的身体吃不消;

  人们常说,“一儿一女一枝花”,看到别人有儿有女,其乐融融,自己已有两个儿子,如果再生育一个女孩,岂不是锦上添花;

   反正自己是扎后复孕,家乡的人口计生部门一时还不清楚自己的孕情,如果想生下来,是完全可能的;

   当时在海南的个别群众也劝说夏建良的妻子,如果生个女孩,你就自己带养,如果生个男孩,有人愿出5万元的补偿费,给别人作儿子。

   想到这些理由和事实,夏建良的妻子铁心了,一心想把怀中的“小毛毛”生下来。

   可是夏建良也有自己的主见,他想到自己是协会的会员,是海南省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多文片的片长,如果自己的妻子带头违法生育,哪么自己的脸往哪里搁,又怎么好去做别人的思想工作。

   想到这些,夏建良晚上都睡不着觉,他耐心地做起了妻子的思想教育工作。

   夏建良劝说妻子:“海南省‘溆浦县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的成立,是很不容易的,可以说是我们家乡的一块金字招牌,不能因我而受到影响。”

     他的妻子说:“你当协会片长,协会又没有给你发一分钱补助,你莫搞就是了。”

     夏建良说:“人不能只讲钱,计生协会要我当片长,是协会组织对我的信任,何况成立协会,就是为我们在外流动人口服务的。这是好事。”

  “如果你超生了,我还有什么理由去做别人的工作,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需要大家来遵守。”

    看到自己的丈夫也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为了不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夏建良的妻子于是放弃了超生的念头。

    今年4月5日,夏建良趁着回溆浦老家办事的机会,就和妻子一起,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溆浦县计生服务站,顺利地落实了补救措施。

    溆浦县计生协会的负责同志知晓后,无不高兴,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县计生服务站,看望慰问了夫妻俩,对他们带头落实补救措施、积极遵守基本国策的做法伸出了大拇指。

“好样的,夏建良。”

 流动党员工作站站长、协会会员武思贵:不计报酬的法律援助工作者 

   武思贵,男,与共和国同龄,今年有62岁了,家居溆浦县谭家湾镇农跃村,原系溆浦县710矿的退休干部。

   年轻时的武思贵在矿里学过法律,是个很专业的法律工作者。

   90年代中期,因原溆浦县710矿工破产后,他就只身一人来到海南省谋发展,现有蕉园100多亩。

  海南省“溆浦县流动人口计生协会”成立后,溆浦县委组织部在这里设立了“流动党员工作站”,经选举,他不负众望,担任了“流动党员工作站”的站长,又成了海南省“溆浦县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的一名光荣的会员。

  “为在外的溆浦籍流动人口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及援助,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溆浦县大华乡农民向建勇在海南省东方市八所镇种植香蕉,期间,因当地一些不法分子到蕉园偷盗香蕉未果,于是利用晚上进行报复,去年5月13日深夜,一群不法分子冲进蕉园,把向建勇当场砍成重伤。

   事情发生后,当地的溆浦籍老乡们一时想不通,便想“以牙还牙”,准备实施报复。“海南省溆浦县流动党员工作站”站长、协会会员武思贵闻讯后,立即协同计生协会的专职副会长,一方面,到东方市医院看望慰问向建勇,一方面,赶到现场了解情况,主动与当地政法机关联系,用法律的手段维护了向建勇的合法权益。

  在他的法律援助下,行凶打人的不法分子被当地公安机关绳之以法,向建勇的医疗赔偿费也及时到了位。

  通过这件事,武思贵的“义务法律援助工作者”的美名也在海南省澄迈县传开了。

   针对在琼的溆浦籍流动人口法律知识缺乏的现状,武思贵与计生协会的同志们一起,多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知识培训班。

   今年3月2日,在澄迈县福山镇又举办了人口计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80多名溆浦籍育龄群众纷纷赶来参加,武思贵的身边学法课,得到了参会人员的阵阵掌声。  

  据统计,自去年5月份来,武思贵先后为在外的溆浦老乡们提供法律知识咨询、援助服务达20多人次,运用法律武器解决各类矛盾问题30多起,挽回经济损失达20多万元。

   在他的努力下,在琼的溆浦籍流动人口法律意识增强了,维权意识提高了,都晓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遵纪守法、合法经营的多了,违法乱纪、打架相骂的少了,在琼的溆浦籍流动人口实现了与当地的融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海南人们一起迈上了科学发展的新征程。  

[稿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刘向阳  向理树  舒晓东]

[编辑:蓄轩]

,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刘向阳 向理树 舒晓东

编辑:网站值班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