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双休日,溆浦科发物流公司员工忙碌着清点包裹,虽然牺牲了休息时间,但大家却干劲十足。因为这期间,公司发货量比平时多了四成,每天进账近万元。总经理梁晓明说,“这归功于交通建设,要是前几年,早就关门歇业了”。
41岁的梁晓明,是溆浦思蒙乡九家溪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前些年一直在外打工,2004年,他回乡与亲友合办了一家从事物流运输的小企业。起初,因为当地交通落后,运输成本高,企业一度面临倒闭,而如今在现代交通网络的带动下,公司起死回生,生意越做越大。梁晓明感概的说,是新交通让我从农民变身总经理。
原来在2006年前,县内还只有几公里的国道和三条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省道,路面狭窄崎岖,交通运输十分不便。“那个时候路太差了,大型的货车根本无法进入溆浦,小型货车成本高,货物运输也很难及时到达,做物流不贴钱都是好事。”梁晓明回忆当时的交通状况,感触良深。
2008年9月的一天,公司的零担货车从长沙沿省道S308线一路颠簸回溆浦,不料行至溆浦县低庄镇时就卡在了泥坑里,进退两难。车上装载有一批新鲜水果,原计划上午九点抵达,当时就已晚点了3个小时,如果气温再升高,水果就会烂在车里,守在城里等货的客户焦急难耐,电话一个接一个的催。无奈之下,梁晓明一咬牙花了1200元钱,请当地的推土机帮忙把卡车拉出,这一趟下来,公司还亏了400元。
由于路况差,运输成本高,运输效率低,很多客户选择了走火车或绕道怀化,公司经营陷入困境。最惨淡的时候,一天发不了一车货,20多人的生计成了问题。眼瞅着自己辛苦打工十几年积攒的本钱变成泡影,梁晓明夜不能寐,心似刀绞。
到了2009年,溆浦运输企业明显感觉日子好过起来。随着该县“交通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溆浦先后争取上级投入6亿多元,完成了邵怀高速溆浦连接线、溆浦至新化高等级公路建设,打通了往南、往北的两个出口,从溆浦到长沙、去怀化,乃至长三角、珠三角都是一路畅通无阻。而县内,在国家实施“通畅、通达”农村公路建设的带动下,43个乡镇实现了乡乡通水泥路、村村通公路。
交通瓶颈的迅速打破,为这个山区大县带来的旺盛的发展活力,各类物资进出旺盛,运输企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以前货车跑长沙,最少也要12个小时,现在7小时就可以抵达。”梁晓明算了一笔帐,路未修好前,每辆车修车费高达3万元,现在才1万多元,而且油耗下降了两成多,算下来一台车一年能省10多万,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去年,在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公司根据运营成本测算,每吨下调运价20元,这让公司的客户非常高兴,生意更加红火起来,一年下来公司首次实现收入破百万元。
如今,梁晓明在溆浦县城的黄金地段买了一套120多平米的电梯房,并把在农村的妻子和孩子都接到了城里,享受都市人的生活。
“再过两年溆浦也将通高速公路,到时候去长沙、下广州,到哪里都方便。”梁晓明说,溆浦是农业大县,以往由于没有高速公路过境,鲜活农产品运不出去,等到高速公路通了,一定要把这一块业务做起来,让公司乘着现代交通的东风做大做强。
[稿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周生齐]
[编辑:蓄轩]
,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周生齐
编辑:网站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