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溆浦县依托就业保障体系,开展了以服务、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援助和培训活动,促进全民就业,图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培训现场
一枝一叶总关情
——溆浦推进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作纪实
一座山城,铭记着红色岁月的沧桑与情感;一江溆水,流淌着幸福与生活的交织与依恋。当城市化浪潮铺天盖地、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重视民生”成为了溆浦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中的亮点。
一个个惠民力举、一项项惠民政策、一件件利民实事,一幕幕温情的民生大剧在这里上演。“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安民之根,要让每一个群众都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溆浦县委书记李自成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作的阐述。
今天,当溆浦走入“十二五”这个新的历史关口时,一种新的惠民温情正在这里氤氲,一种新的为民氛围正在这里凝聚,一种新的利民步伐正在这里迈开。
构建全民就业体系
4月12日,正在进行大走访活动的溆浦县委书记李自成,走进了卢峰镇高地村舒清田家。交谈中,老舒告诉李自成,自己在邻近村里的沙场工作,儿子在广东打工,女儿在怀化有份不错的工作,工作最合心意的是老伴,就在村里的企业上班,不仅离家近,每个月还有两千多的工资,一点都不在外的儿女工资少。
“人人都有金饭碗,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听说老舒的幸福生活后,李自成颇为高兴地说。
3年前,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大量工厂倒闭,许多民工返乡,富余的农村劳动力,城镇新生劳动力、历年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成为民生福祉所系。
溆浦县委、县政府把就业摆在了民生的头条,全面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拉开了“全民就业”这一民生工程的帷幕。
构建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县人社部门把就业服务中心作为就业信息的“心脏”,43个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作为提供就业信息的“动脉”,旗下配置的653个村级联络点成为了提供就业信息的“毛细血管”,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劳动就业平台和就业服务网络,实现城乡就业服务全覆盖。以服务、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援助和培训活动,依托就业服务体系全面展开,全民就业正以前所未有的推动力稳步向前。
2006年至今,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
“培训产业人才外出就业,吸引投资人才回乡创业,提升服务确保人人就业。”县委书记李自成对促进就业充满紧迫感,他提出:要以创业带动就业,全力推动全民就业,形成燎原之势。
定期召开的招聘会为群众就业提供了更多选择
2008年,看好了家乡发展势头的袁东,毅然回到了老家桥江镇新坪村,打算靠着自己在外学习的技术,干出一番事业。可是启动资金的缺口让他了犯了愁。桥江镇劳动保障站将袁东的情况反应到了县就业局,就业局帮助他申请了5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现在,我办起了生猪养殖场,还流转了近400亩土地,其中200亩作为大棚蔬菜基地,另外200亩种上了优质水稻。”在大棚中忙碌的袁东笑着对记者说。
如今,在溆浦县像袁东这样从金融部门获得创业启动贷款支持的人还有很多。仅今年上半年,该县已累计为农民发放小额贷款808万元,惠及387人,促进就业2600多人。该县卢峰镇瑶头村陈春泉,在县创业启动资金贷款的帮助下,成功建起了野鸡养殖基地,年收入将近10万元。陈春泉说:“现在不仅仅是自己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还请了10多人帮忙,等他们学会技术了,也回去做养殖基地,形成野鸡养殖品牌,共同致富。”
不仅是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创业还能享受到用地、税收、收费、工商登记、土地流转等方面的各种优惠政策,大大激发了创业热情,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蝴蝶效应”。
让劳动者有尊严
今年6月17日,溆浦县人社系统正进行着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红歌赛,舞台上出现了一段插曲,24岁的向文娟将“人民公仆,执法为民”的锦旗递到了溆浦县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队长舒友丰的手中。
因为辞工被用人单位克扣了工资与押金,向文娟找到了溆浦县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监察大队多次找到用人单位,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最终帮助向文娟要回了工资与押金,不仅如此,用人单位还主动退还了违规收取的所有员工押金。
解决向文娟的难题是溆浦县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一个缩影,“十一五”期间,围绕切实解决劳动关系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减少和化解劳动争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溆浦县人社局把普法教育工作作为增强企业和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提高用工双方的法律意识,合法合规调解用工纠纷,充分发挥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职能,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劳动执法的目的是维护法律尊严,依法规范用工,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保障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该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局长严安民如是说。
来自四川的农民小王等十余人在溆浦县建筑企业打工,因为劳资纠纷,决定集体辞工回家,大伙想把最后一个月零17天的工资领了,可包工头却不认账了,死活不愿意结算工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得知了小王等人的情况后,立即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帮他们讨回欠薪60000多元,让小王顺利返乡。
像小王这样的农民工,溆浦县有2万多人,不仅有本地人,也有新疆、四川等外来的务工人员。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浇灌起溆浦的蓬勃发展,用勤劳的双手撑起溆浦这片蓝天,可他们没有单位,处于社会底层,文化水平偏低,属于“弱势群体”。保障他们的利益成为了溆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中之重。
面对前来投诉的农民工兄弟,人社部门工作人员认真倾听,亲切解答,句与句分析情况,耐心解释相关法律政策,手把手教他们维权。从2008年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高度重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抽调精干力量为农民工讨薪,处理160多起欠薪案件,追讨欠薪近千万。
幸福就像花开放
2011年4月4日,家住卢峰镇屈原小区的居民马松明喜得贵子,两口子喜上眉梢。在县医保局领到了共计2380元的生育保险补贴后,他的笑容愈加灿烂。
马松明跟记者算了笔帐,从妻子入院到孩子出生,医疗费为3512元,减去自己的城镇职工生育保险补贴和妻子的城镇居民生育保险补贴,最后整个生育费用仅为1132元,大大减轻了自己的经济负担。
5年间,溆浦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医疗保障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加强医疗保险服务和管理,不断提高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待遇保障水平。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限额提高了25%,特殊病种范畴扩大到32个病种,上调生育保险基金支付额度至780元和1080元,“看病难、看病贵”即将成为历史。
农村青年参加免费技能培训
全县各定点医疗机构设立了医保结算专门窗口,对符合规定的费用,及时准确地兑付到居民手中。从申报、登记、缴费到看门诊、住院、报销等工作环节,实行一站式服务,报销手续方便快捷。医保带来的实惠让百姓惊喜不断,医保参保面不断扩大,截止目前,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8.7万人,参保覆盖面达95%。
不仅仅是医疗保险,为了实现民生与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溆浦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还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5大险种的申报核定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让百姓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活得更有尊严。
就在日前,又一民生幸事,2400多名二轻大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养老保险成功并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社保大网也越织越广,提升着幸福指数,温暖、滋润着老百姓的心田。
民生保障,枝叶关情。五年时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让我们看到如花绽放的幸福生活,体味到无所忧虑的繁华盛世。“十一五”的征程,已划上圆满的句号,下一个五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作必将描绘出更加精彩的“民生蓝图”。
[稿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郭思健 姚本事 周安]
[编辑:蓄轩]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郭思健 姚本事 周安
编辑:网站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