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舒平:山里伢子的致富路
2011-06-24 00:21:00 字号:

 

本网讯 “没有就业培训、创业扶持等项目,就没有我成功的今天。”舒平说。

舒平是溆浦县舒溶溪乡扎水塘村人,因为家庭条件差,他初中毕业后便到溆浦县城、长沙市、广东省等地打工挣钱。“当时从家乡出来的时候,我就在想,一定要学门技术回去,靠山吃山,过上好日子。”舒平说。

2005年3月,一个喜讯让舒平兴奋得整个晚上都没睡着。溆浦县就业服务中心组织“扶贫技能培训”,免费对农民进行培训。这对当时渴望学习知识的舒平无异与是个天大的好事。为了能够报上名,天还没亮,他就赶到县就业服务中心门口等着。

“当时培训中心的老师问我想学什么,我立刻就想到养猪,因为我家乡水少山多,水稻不好种,只能长点玉米、红薯,玉米、红薯喂猪最合适。”深思熟虑后,舒平选学了“畜牧兽医专业”,在为期4个月的短训,他勤学好问,刻苦钻研,系统学习了农村畜牧兽医的系列技能。

“毕业的时候,我选择了回家乡,当时就想开猪场,利用学到的技术好好地干番事业。”可是因为起步资金不足,舒平的计划不得不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靠着四处筹借4500元,舒平购置了一台打米机和一台粉碎机,在扎水塘村办起了全村第一个家庭打米厂、粉碎饲料厂,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小打小闹终究难成气候,可是钱又实在是凑不齐。”谈到最初的奋斗,舒平不禁皱起了眉头。

当舒平日渐失去信心的时候,恰逢溆浦县委、县政府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劳动保障工作新思路,通过就业服务体系向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启动资金贷款支持和指导。技能培训班的张老师告诉他这一喜讯,舒平的养猪计划迎来了转机。

“当时,我就去找了负责贷款工作的就业局,立马向他们提出贷款申请,舒平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贷款申请。

很快,舒平得到了金融部门提供的创业启动资金,占地1800多平方米的三元杂交猪养殖场拔地而起,依托养殖场平台,还创办了粉碎饲料厂与家庭打米厂,现在年收入有30多万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稿源:中国溆浦网]

[编辑:蓄轩]

,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管理员

编辑:网站值班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