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石破惊天 扬帆风正劲——赴福建省古田县考察纪实
2011-07-27 12:35:00 字号:

 

 在鹤塘镇工业园区内,张娟一行参观石材加工工艺流程

工业园内,成品区整齐摆放着包装好的石材

本网讯(通讯员 郭思健  陈文生)巍峨的山石,盘踞在溆水之岸。多少年来,望山生叹、见石发愁,嶙峋石锋压在了交通发展的桎梏上,压在了农业规模发展的瓶颈上,石多地少,成为了我县龙潭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如今,随着石材市场的蓬勃兴旺,“石疙瘩”成为了“金馍馍”,石头的价值不断凸显。

满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发展的紧迫感,近日,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娟在县经信局、国土局、商务局及环保局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福建省古田县,就当地石材加工、食用菌培育等项目进行了广泛考察。

福建古田县,又称玉田县,山清水秀,历史悠久,千年古迹与山川景色融为一体,毓秀青灵的环境中孕育出全球闻名的“桃花红”花岗石材,全县石矿储量达1亿立方米。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石材行业走上了飞速发展的轨迹,目前,该县年生产加工石板材4000多万平方米,年创产值约14亿元,石材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一路石景秀如画

 “石材的飞速发展造就了我镇日新月异的改变,全镇3万多人口,而石材从业人数就达到了2万多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7037元,鹤塘镇民富镇强映照新景象。”古田县鹤塘镇党委书记魏鼎如是说。

鹤塘镇是古田县东部地区石材加工重镇,镇域内已建成1个生态园和4个石材加工集中区,石材加工企业多达150多家,年创产值6.5亿元,秀丽山石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张娟一行首先步入了位于鹤塘镇的石材工业园区,映入眼帘的延绵的石材长廊。整齐划一的石块堆放在道路两旁,鳞次栉比的标准厂房坐落园区,集中污水处理池的干水渠通园而过。工人忙碌着,机械轰鸣着,园区内欣欣向荣,热闹非凡。

远处正在开采石山引起了考察团的注意,从上而下的整齐切割面不禁让人感叹现代工业的超凡技术水平,“现在开采石材都是集中采矿,确定一个开采点,采取整体切割的工艺,将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工业园区负责人向考察团介绍说。矿山下,来来往往地重型货车将切割好的石块运入加工场,流水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转着,人们或搬运、或装卸、或操作,一派繁忙的景象。

规划先行,环保优先

在随后的古田县石材行业座谈会上,古田县委副书记陈景明反复提到“规划先行,环保优先”的发展观念。

石材是一种低碳、高档的装饰装潢材料,综合能耗不到其他建筑类材料的十分之一,是业界公认的低碳型材料,具有广阔强劲的市场前景。经过二十年的长足发展,古田石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艰辛坎坷的发展旅程,石材销售网店遍及全国各个城市,带动相关产业产值7亿多元,石材及相关产业的产值达到了21亿元,陈景明感慨地说发展石材是一条“一业兴,百业旺”致富路。

张娟一行与古田县石材重镇鹤塘镇党政领导座谈

而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石材是一种新型材料,国内开采加工没有经验,古田的石材行业走过一段弯路,付出了一些代价,获得了一些经验。古田县根据当地情况及国家相关规定,制订了《古田县大东地区石材加工集中区专项规划》,确定“政府监管、规划先行、企业运作、典型引路、发展与保护相统一”的发展思路,引资壮大石材废料综合利用产业,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沉淀池、堆渣场等环保设施,让经济发展在青山绿水间更为快速。

相似的景,相同的愿

“古田与溆浦有着惊人的相似,同时,我们有着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共同心愿”张娟在古田县石材座谈会上谈道。

古田县与溆浦县的县情大体相似,同样历史悠久,都属山区和革命老区县,都有水果和水电之乡的美称,都受交通瓶颈的制约,且石材资源十分丰富,不同之处在于古田的经济发展领先于我县。古田县从上世纪60和90年代开始,主抓了食用菌和石材加工产业,现有“中国食用菌之都”的美誉,仅食用菌产业,2010年就实现产值近60亿元。

与古田县县委、政府及当地石材行业协会座谈

同样是重峦叠嶂的青翠群山,同样是嶙峋多样的巨大石块,同样是正在建设的交通网络,相似的背景让我们与古田有着说不完的发展话题。

 “古田的石材发展过程给我们很大启发,让我们受益良多,特别是石材与食用菌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带领群众致富的希望。”张娟在考察中指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看了别人的成功经验,要想想自己,我们要不断思索、不断借鉴、不断受到启发,要把古田石材行业艰苦创业、勇于探索的精神带回去,指导我县做大做强石材加工,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为农民增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

期间,张娟一行还深入福清县福耀集团参观考察。

[稿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郭思健  陈文生]

[编辑:蓄轩]

,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郭思健 陈文生

编辑:网站值班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