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江口镇:让百姓的日子“甜”起来
2012-01-11 13:26:00 字号:

 

 江口镇农村低保发放现场

本网讯(通讯员 林秀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古人在《礼记·礼运篇》中描绘的一种理想社会;现如今,拥有上千年文明的古镇——江口,正用一组组数字,一串串脚印,一条条制度,在基层工作中诠释着当今社会这一新的“民生”理念。

数字里看民生

12月15日,是江口镇五天一次的“赶场日”。一大早,政府外面的集贸市场就热闹起来,而政府大院的工作人员们也开始搬桌椅、贴红纸,挂横幅,忙的不亦乐乎。

原来,当天是辖区内困难群众前来领取医疗救助金的日子。

和往常一样,此次救助金的发放仍本着“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提前对救助对象进行了摸底核实,在发放现场进行公开张榜,实行阳光操作。

“现在的政府跟以前就是不一样了,什么都做到公开、透明,让我们老百姓放宽了心。”

“是啊,政府想的还周到呢,每逢发钱都放在赶场日,为的就是方便咱们前来,不让我们多跑腿。”

几个前来领取救助金的村民一边聊着天,一边在公式名单上寻找自己的名字。

这只是江口镇各项救济金发放落实过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口镇党委、政府始终将打造“阳光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方式。不仅仅是医疗救助金,农村低保、五保等各项困难资金的发放都一律采取阳光操作,集中发放的形式,将所有名单与金额标准面向全社会张榜公布,主动和接受群众监督,大大增加了政府的透明度与可信度。

2011年,江口镇共落实困难帮扶资金60余万元,惠及群众5416人。其中为贫困学生和品学兼优学生捐资助学1.3万元;为困难群众发放医疗救助金15万元;为全镇771户低保对象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192150元;为受灾群众投入抗旱资金25.3万元。

救助金发放现场 

行动中促民生

只有走进千家门,才能了解万家情;只有解救千家难,才能温暖万人心。

“作为政府干部,就一定要时时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江口镇党委书记舒建忠一再强调。

近年来,逢年过节,江口镇党委、政府都会深入基层,走访慰问辖区内困难群众,为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 2011年,江口镇民生工作亮点纷呈:元月雪天走访困难群众,六一资助贫困学生,八一慰问老复员军人,中秋探望孤寡老人,重阳送温暖给离退休老干部……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困难群众们米够不过吃?油够不够用?钱够不够花?带着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和挂念,2012年1月6日,江口镇党委书记舒建忠、镇长舒孝阳带领十余名政府干部冒着严寒再次来到了大江坪村困难群众田望金老人的家中,为她送去了油、米等生活用品和500元慰问金。

“感谢政府一直记着我,逢年过节都来看望我。中秋时你们送来的米我还没有吃完呢。”见到党委书记舒建忠和镇长舒孝阳等人的再次到来,98岁的老人心里充满了感激。

七一看望困难党员

制度上保民生

民生工程是一项持久工程,惠民工程,要做好、做实,还需要长期、有效的制度保障。

走进江口镇政府大院,便看到左右两边的墙壁上各挂着一个醒目的宣传栏。左边是“江口镇干部信息公开栏”,右边是“江口镇为民服务事务代办组织结构图”。

“有了这两项制度真方便,我们来政府办事就再也不愁找错人了。”这几日,恰好来政府办事的坨里村村民夏良高兴地说道。

为方便辖区内老百姓做事,进一步增强政府服务职能,除严格落实为民服务村民事务代办制度和干部信息公开制度之外,江口镇党委、政府还自行出台了“村民评议制度”,要求“干部决策村民审,干部做事村民评”。硬“逼”着干部沉下身子,深入基层,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真正使干部们做到了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百姓的满意,就是对干部的肯定,百姓的喜悦,就是对干部的褒奖。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杯,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诚心为民,江口镇给力民生工程,真正让百姓的日子“甜”了起来。

[稿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林秀叶]

[编辑:周晓鹏]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林秀叶

编辑:网站值班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