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英标驾着耕田机在为同村农户耕地
本网讯(记者 王芬颖)眼下正是农耕忙碌时节,走入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收油菜、耕地、插秧,不亦乐乎。近日,记者来到卢峰镇麻阳水村超级稻示范基地,发现该村已普遍使用机械耕地,两台耕田机正“突突突”地在田间“征战”,仅半小时光景,该村8组向善浩家一块7分左右的地就平整完毕,只待插秧了。
向英标是该村种田的一把好手,他种有9亩地,如果用原始的牛耕方法,十天半月都耕不完,而且人畜都比较累,甚至会误了农时。前两年,他花了7万多元买了一台耕田机,在该村首开机耕先例。“有了这个铁把式,不用一天时间,自家几亩地就可以翻耕完毕,其余时间就可以帮其他农户耕地赚取点工钱了。”向英标停下手中的活,跟记者介绍起自己的机耕经历来。他购买耕田机的初衷是减轻自己种田的劳动强度,后来村里很多农户也开始请他去耕地,省时省力。采用机耕方法效率比较高,一天精耕田土面积为17—20亩,初耕地可达30多亩,前两年机耕价格是100元/亩,今年因为柴油价格继续上涨,油耗上升为60元/亩左右,耕地收费标准也上涨到150元/亩。向英标称国家现在的政策好了,对农机、农技的推广采取了一定的鼓励措施,他购买耕田机还获得了2万元补助。
向善浩也给自己算了一笔账,他家7亩地机耕成本是1050元,收成大概为8000斤稻谷,按市价140元/百斤计算,收入为11200元,除去机耕、农药化肥成本,收入并不多,如果有一定的燃油补贴,农民种地更有奔头。
据农机、农业等有关部门介绍,溆浦县认真落实省、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户购买农机可以获得30%的补贴,目前还没有燃油补贴这项政策,但政府对农户实行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减轻农户购买化肥、柴油、种子、农机等生产资料的负担,切实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农民种粮收益,促进国家粮食安全。
[稿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王芬颖]
[编辑:周晓鹏]
来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王芬颖
编辑:网站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