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喜迎十八大】农村饮水安全篇:涓涓清流进农家
2012-07-30 12:26:00 字号:

 

【开栏的话】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十八大召开,为了全面展示我县各行各业近五年来的科学发展成就,推动溆浦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今日起,本网联合《怀化日报》、红网溆浦分站、溆浦手机报等媒体,隆重推出“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大型系列报道,欢迎县直各单位,企业,乡镇党委、政府与本网联系。联系地址:溆浦县委宣传部新闻组,联系人:周晓鹏,邮箱:23463790@qq.com,电话:0745-3324921。 

 

 6月20日,溆浦县舒溶溪乡扎水塘村村民米月英在村里的蓄水溶洞中打水。该村属石漠化地区,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无法建立自来水,溆浦水利部门采取建立蓄水溶洞、蓄水井、池塘等多种形式,有效缓解了村民常年“靠天解渴”难题。(周晓鹏 舒赛 摄)

 

涓涓清流进农家

——溆浦县破解山丘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纪实

周晓鹏 舒赛 张在陆 王荣

 水,生命之源。

水,21世纪重要的战略资源。

地处湖南西部,雪峰山北麓的溆浦县,辖43个乡镇690个村,农村人口80.24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人口大县,全县饮水不安全人口达40.86万人。为解决山丘区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十一五”以来,溆浦县不断加大人饮工程建设力度,积极探索山区农村农水安全问题解决的新模式到今年5月底,已新建集中供水工程201处,解决了241个行政村的饮水安全,24.61万人喝上了放心水。

去年11月15日,湖南省水利厅还在溆浦组织召开了全省山丘区饮水安全工作现场会议,推广了溆浦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经验。

因地制宜建设工程

溆浦农村属山丘区,山区人口居住相对分散、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一些地区用水,特别是生活用水困难。为了解决农村群众饮水难题,2005年国家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溆浦县建设了一批饮水工程,但普遍存在规模小、标准低、解决人口少、运行管理难且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农民群众饮水安全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如何建设标准高、群众用得起、喝得放心的供水工程?2009年,经广泛调研,溆浦县按轻重缓急,分步组织实施的办法,在受益人数多、水质污染严重、严重缺水地区优先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集中供水、联村引水等多种形式,全面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作。

“只要井里有水,这日子过得就踏实。”7月3日,虽然已连续数天艳阳高照,中午时分,溆浦县舒溶溪乡扎水塘村米月英挑着水桶不到三分钟便取回一担清水。村子地处石灰岩地区,水资源匮乏,以往干旱季节,县消防队不得不派消防车送水“救济”。2008年,溆浦水利部门先后投入40多万元,采取开凿溶洞蓄水、建小水窖、小水柜、小蓄水池和池塘等综合措施,基本解决了980余村民“靠天喝水”难题。县农村安全饮水管理办公室主任舒友松说,像扎水塘村这样严重缺水的村在溆浦不下30个,饮水难题都已基本解决。

江口镇自来水厂

因地制宜,是打好“饮水安全”攻坚战的关键。在推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中,溆浦根据地域特点、人口聚居、现有供水设施和水源、水质等实际情况,确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类型。在低庄镇牌子田、卢峰镇金沙坪等地,沿河有可靠的水源,水利部门就采取联村建设自来水厂的模式,共建立7个5000人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而对人口居住分散、附近无可靠水源的地区,则以联户引山泉或打井等形式,建立简易的小型自来水工程,解决群众饮水难题。 

心系民生破解难题

随着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人口开始向城镇聚集,大乡大镇的饮水安全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党委政府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

低庄镇是溆浦县人口集中的大镇,总人口约5万,过去,群众生活用水主要靠手压井取水。由于地质等原因,地下水中铁、硫含量过高,抽上来的水不到五分钟便氧化成红色,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群众反映强烈。喝上安全洁净的水,成为了当地群众的期盼。2009年,低庄与龙潭、江口一起被列入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千吨万人工程建设项目,2010年底,一座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总投资823万元的一体化现代自来水厂投入使用,水厂通过管网将净化处理后的“放心水”“安全水”送到家家户户,百姓在家拧开水龙头,白花花、清澈澈的水就奔涌而出。全镇10个村2.8万人的饮水难题得到根本解决。

“实施人饮安全工程即是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途径。”溆浦县水利局局长宋达勇说,为将这一“民心工程”落到实处,溆浦县成立专门的建设领导班子,各乡镇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项目的规划、实施及矛盾协调,并将项目纳入“为民办实事”目标管理,饮水项目实施工作纳入乡镇政绩考核内容。经过深入调研和多次论证,溆浦县还确立了“集中为主,水质优先,统筹规划,重点突出”的工作思路,分远期和近期目标,分步、分类实施。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以来,溆浦县龙潭、江口、低庄等人口大镇先后实施了“千吨万人”工程,双井、桥江、水东等乡镇也建立了5000人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受惠人口近9万人。

建管一体长期受益

解决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建好一处、管好一处,群众受益一处才是关键。

四级监督“把关”工程质量。在人饮工程的推进中,溆浦县把各地热心公益事业、办事公道、威信高的“五老”人员聘请为工程质量社会义务监督员,负责工程建设中的日常监管,形成工程监理公司、水利局、乡镇水管站及项目村“五老”人员共同“把关”四级监督体系。在江口镇卢冲元村饮水工程施工中,老村支书和水管站老职工罗宽汉在协助村委会抓工程建设和工程质量时,发现工程存在质量问题,要求施工队返工三次,直至工程合格,有效保障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质量。

低庄镇自来水厂一角

封闭设计确保供水安全。水质是衡量农村群众饮水安全的基础指标。溆浦县规定,所有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和供水人口1000人以上的工程,水厂实行封闭式管理设计,并配备取水过滤设施、净水设施和消毒设备,确保供水水质安全。在规划低庄集中供水工程时,技术人员对水质保障解决方案先后进行了3次讨论优化,最后决定水质处理采取旋流反应、斜管沉淀、重力过滤的传统构筑物处理工艺,消毒工艺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加药消毒,并配备水质化验设备,对水厂供水水质每日进行监测, 确保群众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

协会管护实现长期受益。工程建成后,日常的管护显得尤为重要。为形成长效机制,溆浦创新管理模式,采取以水利局基层水管站为主、受益村参与的管理新模式,成立用水管理领导小组及用水户协会,实行微利经营,管理人员由水管站派出和受益村推选方式相结合,负责工程供水、日常维护、水费收缴。同时,还制定严格的工程管理和用水制度,对管水人员开展专业技术培训,确保各项工作按规程操作。截止目前,溆浦水利部门已在农村引导建立了126个用水协会,使供水设施得到了有效管理和及时维护,确保了农民长期受益。

如今,在溆浦农村,一条条管网穿越山林水涧,连接着千家万户,一根根水管中,奔涌着滋润生命的甘泉。随着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全面推进,到2015年,溆浦县所有乡镇政府都将全部建立标准化水厂,80%的农村用上自来水,供水受益人口达到农村总人口的70%,全面实现农村饮水安全。

[稿源:怀化日报]

[作者:周晓鹏 舒赛 张在陆 王荣]

[编辑:周晓鹏]

 

 

来源:怀化日报

作者:周晓鹏 舒赛 张在陆 王荣

编辑:网站值班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