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代表、溆浦县扶贫办主任 米久旭
溆浦县是怀化市的人口大县和农业大县,长期来由于交通闭塞以及历史、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贫困面广程度深。全县现有省定贫困村35个,贫困人口16.43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0.28%。谈起溆浦县扶贫的工作,该县扶贫办主任米久旭说肩上担子虽重,但随着县委县政府 “两个加快”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一系列促发展保民生举措将带领更多贫困人口走出困境,奔上小康之路。
“要想富,先修路。”米久旭说,一个地区越贫困,对发展就越期盼,要实现脱贫,最重要的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都乡属于典型的偏远山区,交通极为不便,当地的产品推不出去,外面的物资运不进来,经济条件极为落后。2012年,县扶贫办争取项目资金100万元帮助该村修通了11公里的通村公路,为村民们带来了致富的希望。今年来,全县新修村组公路32公里,硬化村组公路22公里,修建人行便桥2座,硬化农田水利灌溉渠道19公里,改造农村输电线路15公里。这些基础设施的修建,大大改变了农村原本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同时,米九旭还带领导县扶贫办一帮人想方设法帮助村民发展生产,提高收入。今年,他借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契机,识别帮扶对象3304户,12500人,发放帮扶资金500万元。投入400万元低改楠竹8000亩;投入100万元低改油茶2000亩。通过帮扶和指导,使帮扶对象增加了收入,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
“扶贫更要扶智,只有激活村民自身的‘造血’细胞,才能真正让贫困村走出困境。”米久旭说,近年来,县扶贫办组织30名贫困村干部到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学习三农政策、实用技术和村级管理等知识,举办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22期,培训2000余人次,培训产业建设带头人50人。准备外出务工的思蒙管子垅村的张建平听说县里组织种养技术培训,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学成归来后,他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开始了养殖竹鼠。从当初的几十只,到现在的几百只,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现在一年纯收入能有七余万元。米久旭说,像张建平这样成功脱贫的群众,在溆浦已有很多。
米久旭介绍,自己在扶贫工作岗位上干了十年,与边远山区的贫困群众有最亲密的接触,也让他对他们有了一份特别的情感,也使他对今后的扶贫工作他思路更加清晰: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全力推进特色产业开发,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全力推进科教培训工程,提高贫困人口素质。
“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人大代表义不容辞的责任。”米九旭说,未来三年,溆浦要实现贫困人口将由2012年底的16.43万人减少到2.88万人,减少13.55万人,贫困地区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实现100%省定贫困村通水泥路,100%省定贫困村能安全使用明电,90%以上贫困人口解决饮水困难目标,必须调动人大代表积极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他将利用人大工作平台,做更多有益的探索的尝试。
[稿源:怀化日报]
[作者:林良媛]
[编辑:周晓鹏]
来源:怀化日报
作者:林良媛
编辑:网站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