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大家满意我们才安心”——卢峰镇服务迎宾西路一期搬迁安置工作纪实
2014-09-26 00:53:22 字号:
 
 
搬迁户何德维在向记者指认自己抽到的宅基地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每一个项目背后的搬迁安置工作,既是工作难点,也是工作重点。

    如何把迎宾西路一期工程涉及的70户搬迁户安置好,这是自该项目征地那天起,就一直牵挂在卢峰镇党委、政府心头的问题。近日,就该项目搬迁安置工作落实情况,记者来到安置点建设现场,倾听群众心声,察看建设进展,了解搬迁安置工作中的动人故事。
 
“告别泥巴路上肩挑马驮的生活”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项目建设永不停步。

    对于城市发展来说,每一个项目的实施,离不开决策者的努力和担当,更离不开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9月23日,记者走进迎宾西路一期工程搬迁户何德维家里,了解搬迁户对项目实施的理解与看法。

    “以前这里全是泥巴路,不仅路窄,而且两边长满了茅草。”据何德维介绍,以前这里是城市远郊的一个“死胡同”,没有基础设施,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大家觉得,县城虽然近在眼前,但自己跟住在荒山上没有区别。

    据悉,迎宾西路位于新火车站广场西侧,是拉通新火车站至城南、城中及溆怀高速互通口的重点工程,对于整个城市扩容提质具有重要意义。

    “谁愿意一辈子住在‘死胡同’里,大家都非常支持项目建设。”2007年,县委、县政府根据县城整体规划,综合项目区域内搬迁户的意愿,正式启动征地建设迎宾西路一期工程。看到项目启动后,何德维犹如了却了心愿,带头支持项目建设,感慨道,“终于可以告别泥巴路上肩挑马驮的生活了”。
 
“大家满意我们才安心”

    项目启动后,卢峰镇党委政府并没有松劲,始终把搬迁安置工作牵挂在心上。

    “只有搬迁户满意了,我们才安心。”在安置点建设现场,记者碰到了卢峰镇党委书记李翔。他告诉记者,为让搬迁户满意,党员干部把搬迁户家作为办公点,每天早出晚归,嘘寒问暖,解忧解难,干群关系早就“一家亲”了。

    “大家又来了,赶快进来坐。”去年7月21日一大早,搬迁户舒均清看到镇村干部又来上门走访,赶忙热情邀请大家进屋。刚进屋,带队的卢峰镇镇长刘仁江直接道明来意,“老舒啊,这一次来,我们一定会解决好您家栗子园的征地补偿问题。”

    原来,舒均清虽然同意搬迁了,但对自家近5亩地的栗子园补偿问题不是很满意。了解情况后,该镇党员干部多次上门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对补偿资金进行多次核算。矛盾问题在面对面交谈中得到解决,干群关系在不知不觉中深化融洽。

    “今天,大家留下来,住一晚吧。”拿着满意的补偿资金表,看着夜色中匆忙离去的党员干部,舒均清再次邀请大家,“你们还没吃晚饭,那吃了饭再走吧。”

    把无情的搬迁变成有情的安置。这是卢峰镇参与迎宾西路一期工程建设所有党员干部的共识。

    对搬迁户的关心,卢峰镇还落脚在一件件小事上。为了解搬迁户的生活,每逢重要节日,卢峰镇都会组织党员干部对他们上门慰问,送去慰问金,寄语鼓励与祝福。
 
“明年就可以入住新房了”

    去年4月,经搬迁户集体协商,终于把安置点定在了张家湾路北侧。

    “正在铺设管网旁边的这一块,是我家的宅基地。”在热火朝天的安置点建设现场,搬迁户何德维告诉记者,根据抓阄,自己抽到了这一块地,面积192平米。

    为进一步了解安置工作情况,记者来到卢峰镇政府。负责搬迁安置工作的该镇政协联工委主任严建华告诉记者,为了公平、公正,只要搬迁户家里小孩结婚了,且户口在搬迁范围之内,都算一户搬迁户,给予96平米宅基地补偿。而且安置区内的亮化、绿化、管网铺设等基础设施均由县城投公司负责建设。

    群众利益重千钧,搬迁安置暖人心。宅基地有了,但搬迁户的房屋是否建得起来?搬迁户舒清忠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用征地费、搬迁费等政府补偿资金足够可以把房屋修建起来了。

    “等配套设施建设好了,我们就可以修建自家别墅了。”看着配套设施建设正在加速推进,舒清忠兴奋地说道,“我们年底前可以开始建房了,明年就可以入住新房咯。”

    [稿源:中国溆浦网]
    [作者:肖燕鹏 舒凯]
    [编辑:肖燕鹏]

 

来源:红网溆浦站

作者:肖燕鹏 舒凯

编辑:网站值班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