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喜迎十九大】舒新城故居正式开放
2017-10-18 13:04:16 字号:



舒新城故居



故居大门



舒新城铜像



学生参观故居



为参观人员详细解说



生平事迹陈列室



书信陈列室



著作展览



书信展览

 
    本网讯(记者 彭丽丽)近日,记者走进水东镇刘家渡村,一座幽静别致、充满文化气息的庭院映入眼帘,这便是刚刚修缮一新,完成舒新城生平事迹陈列及书信展的舒新城故居。
 
    走进大门,只见庭院内热闹非凡,附近居民、老年干部及部分学生等正在故居内参观。

    舒新城是溆浦县水东镇刘家渡村人,是著名的出版家、教育家,为我国《辞海》第一版主编。舒新城故居位于刘家渡村,始建于清代,是一栋传统的农家四合院,整个建筑为穿斗式全木结构。2012年春节前夕,由于木房电路老化引发火宅,舒新城故居正房及部分厢房被烧毁。

    2014年10月,正在溆浦投资开发项目的湖南玖联(新晃)置业有限公司的企业家得知此事后,主动伸出援手,出资帮助修复舒新城故居。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舒新城故居修复工程于2014年11月正式动工。2015年11月,舒新城故居修缮完工,占地面积4.6亩。

    为把舒新城故居建设成为溆浦一道文化风景,2017年2月,县委、县政府对故居庭院进行了绿化改造,利用故居内室对舒新城生平事迹及书信来往进行了陈列布展。9月30日,舒新城故居完成布展工作,正式对外开放。

    舒新城故居的建成,又为我县增添了一个文化旅游与教育基地。故居展厅设有实物展、图片展,除“前言”、“后记”外,主要分为“教育改革践行者”、“著名出版家、辞书编篡家”、“退而不休的辞海人”、“辞海精神、启迪后人”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教育改革践行者”主要介绍舒新城生平。第二部分“著名出版家、辞书编篡家”介绍舒新城主要成就及著作。第三部分“退而不休的辞海人”主要介绍舒新城主编我国第一版《辞海》的艰辛历程。第四部分“辞海精神、启迪后人”主要介绍后人在辞海精神的感召下,不断更新完善《辞海》内容,以及后人对舒新城的怀念和纪念。

      “感谢县委、县政府的文化工程、民心工程。”86岁的张镜林满脸笑容地说,他曾是舒新城先生创办复兴小学的第一批学生,新建的院子跟原来的基本相似,重建舒新城故居,把舒新城事迹陈列出来,对当地教育也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第一版《辞海》是舒新城先生主编的图书,倾注了他一生的心血,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是世界了解和读懂中国的一扇“窗口”。推开舒新城生平事迹陈列室的大门,便是一本大《辞海》塑形熠熠生辉,令人赞叹不已。展厅内更是书盈四壁,只见《道尔顿制研究集》《近代中国教育史》等生平经典著作一应俱全,摆放有序。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没想到舒新城先生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竟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他是我们溆浦人的骄傲。”县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黄荣才表示,今后一定要组织更多的老年朋友到舒新城故居参观。

    走进舒新城书信陈列室,墙面上、展柜内都陈列着胡适、蔡元培、田汉、徐悲鸿、朱自清、茅盾等130余位文化名人写给舒新城以及中华书局编辑所的有关信札。这些实物既是真迹信使,又是书法佳作。通过这些信函,既可以认知历史,又可以学习前贤,在景仰先辈厚德的同时,不断鞭策我们砥砺前行,继往开来。

      “参观舒新城爷爷的故居后,我感到非常震惊,那么伟大的《辞海》,不知要花费多少心思和精力。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学习舒新城爷爷这种吃苦耐劳、伟大无私的精神。”前来参观的学生邹慧凤由衷地说道。

    舒新城先生潜心教育改革,推行道尔顿制,他翻译国外教育著作,吸取先进理论与经验。他著书立说,研究近代中国教育,力求解决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出版和辞书编纂工程,极大地推进了近代教育出版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溆浦县委、县政府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文化建设,大力挖掘更多代表溆浦特色的文化元素,不断提升溆浦的城市品位与城市形象。在县城,县委、县政府还修建了《辞海》广场,与重建舒新城故居遥相呼应,这是对舒新城先生功绩永久的纪念,也将激励后人更加努力读书,奋发图强,为建设美丽溆浦做出更大的贡献。


[稿源:红网溆浦站]
[作者:彭丽丽]
[编辑:管理员]



 

来源:红网溆浦站

作者:彭丽丽

编辑:网站值班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