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八节现场

舞龙灯

船灯

出嫁

打糍粑

游客观看

载歌载舞

购买年货
唢呐欢快鼓儿响,腊八节来了!
“加油、嗨呦呦……”1月24日腊月初八,溆浦县龙潭镇阳雀坡古村落沸腾了,龙灯、蚕灯、故事灯翩翩起舞,唢呐声、锣鼓声声声震耳,浓浓的年味飘荡在山谷。《湖南日报》编委金中基,市旅游外事侨务局局长张娟,县领导杨必军、张伟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来自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怀化等地的上万游客参加活动。
“加油、嗨呦呦……”1月24日腊月初八,溆浦县龙潭镇阳雀坡古村落沸腾了,龙灯、蚕灯、故事灯翩翩起舞,唢呐声、锣鼓声声声震耳,浓浓的年味飘荡在山谷。《湖南日报》编委金中基,市旅游外事侨务局局长张娟,县领导杨必军、张伟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来自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怀化等地的上万游客参加活动。
年年腊八有新味
阳雀坡是个古村落,由6座清代建筑风格的四合院组成,至今已有300余年。和这里的建筑一样保持传统不变的还有阳雀坡腊八节,韵味独特。相传从冯氏建起开山祖院开始,腊八节活动一直绵延至今。这一天,腊鼓阵阵,家家户户杀猪宰羊、打糍粑筹备过年,村民们身着盛装,舞龙唱戏,答谢亲友。
阳雀坡年年过腊八,年年有新味。去年腊八节,国内外上万游客齐聚小山村,过了快乐热闹的腊八节。
常办常新,今年阳雀坡腊八节又有新内容,新看点。32米长,55公分宽的《雪峰山会战》剪纸作品与古建筑相映生辉,展现了军民团结一心抗击日寇的爱国精神,栩栩如生,让游客情不自禁的驻足欣赏,啧啧称叹。
“融合了民俗文化、传统艺术和爱国情感的剪纸作品,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来自邵阳的世界中华文化名人、花瑶守护人刘子贺由衷地说道。
四方游客过大年
阳雀坡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华说,腊八节有“三味”,即“腊味”、“乡味”和“俗味”。如今很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体验阳雀坡腊八节的“三味”。
从上午10点开始,木脑壳戏、打糍粑、哭嫁、迎亲、抛绣球、纺纱、挑花、刺绣等民俗文化表演在6个院子里轮番上演,精彩纷呈,很多游客也纷纷加入其中,体验了一把阳雀坡的“年味”,山谷里不时飘来一阵阵欢快地笑声。
一号院子人山人海,软糯甜香的腊八粥给游客们解足了馋,有的游客一连喝了三碗。“以后每年我都来这里过年。”去年来过的长沙游客李然说,被阳雀坡原汁原味的年味深深吸引了,明年还要来。
二号院子欢呼阵阵,热闹非凡。“非常漂亮!”一位来自加拿大的游客用生涩的普通话大声地说道。原来院子里正举行传统婚礼表演,抛绣球、哭嫁、上花轿,惹得年轻小伙哄闹声不断。
三号院子热气腾腾,几个大汉捋起袖子,正用力挥锤,把颗颗糯米饭打成了糍粑,很多游客也忍不住打上了几锤。“太过瘾了,很久没有这样过年了。”40岁的王吉辰,一大早特意从怀化赶过来过腊八。他说,终于找到儿时的感觉了,小时候最喜欢过年打糍粑。
四、五、六号院子的大戏也在轮番上演......
同时,院落外的广场上,舞龙灯正在进行,只见两条彩龙上下穿梭,翻滚腾跃,活灵活现,舞龙人更是虎虎生威,引得来自各地的游客一起嗨了起来。
欢歌笑语满村寨,腊鼓声声年味浓。从黎明到傍晚,整个阳雀坡古村落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乡村旅游人气旺
糍粑、腊肉、板鸭、腊香干、油豆腐、猪血丸子……村民们纷纷把自家做的农特产品摆在院落里,让游客们挑选购买。
“越玩越有味,我们愿意来。”来自广州的游客贺子冉兴奋地说,她今天买了满满的一大包年货准备带回去。
在院落里卖腊肉的阳雀坡村民杨超告诉记者,来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农特产品非常畅销,村民们的钱包也越来越鼓了。
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公司董事长陈黎明介绍,雪峰山公司办腊八节,就是想通过振兴传统文化、展示民俗年俗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让村民们受益,提高幸福指数。
据了解,自雪峰山景区开发以来,农家客栈生意火爆,62家农家客栈户均每年增收都在5万元以上。此外,还间接带动了黑木耳、猕猴桃、高山生态大米及腊制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样的活动,极大促进了溆浦旅游发展,增加了知名度。”县文化旅游局局长金中平介绍,2017年,溆浦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16%和18%。
[稿源:红网溆浦站]
[作者:曾伟 张侃]
[编辑:管理员]
来源:红网溆浦站
作者:曾伟 张侃
编辑:网站值班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