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融媒讯 溆浦县三江镇西湖村是深度贫困村。为帮助村里早日实现脱贫,结对帮扶单位溆浦县委办领导和驻村工作队深入全村实地调研,在充分摸清全村实际情况后,不提好高骛远的目标和华而不实的措施,而是根据村情实际将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建设作为加快西湖村发展的关键抓手。多次召集相关职能部门会议,围绕发展经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整治环境等重点工作召开专题调度会,为西湖村制定总体发展规划。
在县委办进驻西湖村扶贫之前,全村只有一条县道与外界相联通,村里的3条连组道路共3.5公里还是泥石路面,路上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且未能通行大型农用车辆,村民出行非常不便,农产品和农资无法运输,村民对此意见很大,急切盼望硬化村内公路。
要想富,先修路。了解到村民强烈诉求后,后盾单位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对接,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对8组至19组2公里的连组公路、15组至北斗冲1公里公路、9组500米公路实施硬化,对西湖片区2公里长的组际公路进行了路面加宽提质改造工程,解决了6个村民小组1200多人多年的出行难问题。为提升全村与外界联通的效率,还对村内的2公里县道进行了路面油化,柏油路面一直与高速公路联通,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和物资的运输。
“现在下地干农活可方便了,你看我都是骑着摩托车来的,等地里玉米收割时,开着我的三轮车来拉,省时省力,多亏党的好政策,硬化了村内的这条路,帮了我们的大忙。”谈到村里新铺的这条水泥路,贫困户舒道清赞不绝口。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村内的灌溉水渠因年久失修而丧失了灌溉功能,极大地影响了农业耕种。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后盾单位经多方争取项目,将全村5公里长的灌溉水渠进行了全面整修,使300亩优质农田的灌溉用水得到保障。
“现在村里的道路上都安装了路灯,晚上出去都不用带手电筒了,村里的治安状况也好多了。”看着村里道路上一排排路灯,大家都赞不绝口。
“现在随便打开谁家的水龙头,都是满管的水,而且都是干净清凉的山泉水。”驻村工作队长向兴华欣慰地介绍着。据悉,后盾单位对全村的4处水源点都进行了采样检测,水质全部合格。去年还在全村实施了安全饮水提质改造工程建设项目,有效解决了8个村民小组1100多人在干旱及用水高峰时期的饮水问题。
当前农村物质富裕起来后,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却依然缺乏,精神生活没有得到相应的充实。为给村民提供一个休闲好去处,对村级综合服务平台进行了全面的翻新装修,集便民服务、文化舞台、图书阅览为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装饰一新,各项便民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
每当夜幕降临,村民们就会不约而同地来到村部前的文化广场,跳起欢快的广场舞。“以前我们吃过晚饭,大多都是聚在一起打牌,现在可以到这里来跳舞,既锻炼了身体,也帮我们改掉了打牌的坏习惯。”正在跳广场舞的何也高兴地谈起了乡村改变后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来源:溆浦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佚名
编辑:宋萍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