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融媒讯 统溪河村地处G241沿线,统溪河镇中心位置。该村由四个村合并而成,贫困人口多达3508人,贫困发生率高、基础设施薄弱,脱贫难度大。面对这一现实,村支“两委”聚焦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了脱贫攻坚的短板,贫困发生率降至0.65%,顺利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原乱水冲有五个村民小组,30户112名贫困人口,是村里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村里人去往镇上没有道路,唯一能依靠的交通工具就是船;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不仅限制了村民的出行,还阻断了村民发展产业的梦想。为了方便村民的出行和产业发展,统溪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全力支持村里修通致富路。可修通这条路不仅要遇水架桥,还要逢山开路,耗资巨大。为解决资金难题,村支“两委”干部积极动员村里的能人志士,四处筹资,甚至不远千里去了5次深圳,拜访原乱水冲村的爱心人士翟中华,争取了15万元的资金支持。通过两年努力,修建了横跨二都河的石桥及硬化公路5.6公里。

统溪河村乱水冲连接处
脱贫攻坚以来,该村还完成了21.4公里的村组公路修建,实现了组组通,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问题。
要致富,先修路。路通了以后,帮助70余位种养户发家致富,帮助贫困人口增收200余万元。村民们纷纷感慨道:“路修通了,我们的致富路也会越来越好走。”
安全饮水工程是脱贫攻坚的重点。统溪河村属于山区,村民居住分散,不仅取水不便,每逢旱期还会缺水。为了彻底解决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镇党委、政府积极向上级汇报,争取了安全饮水工程项目。
项目争取到了,实施过程却遇到很多困难。由于村民居住分散,意见不统一,主管道的路线一直确定不下来,甚至还有村民对自来水收费不理解,唱起了反调,饮水工程推进难度非常大。
“堵不如疏,既然大家有意见,那我们就一家一家去谈”。在村支两委会上,村党支部书记舒成泽说道。于是,他们踏进了700余户村民的家门,从早到晚,从白到黑,风雨无阻。从施工路线、接管方式、收费明细等,事无巨细一件一件的跟村民讲明白、讲清楚、讲透彻。终于,通过半年的努力,安全饮水工程顺利完工,村民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原统溪河学校距离G241主公路只有200余米,唯一的出行方式就是靠那条仅3米宽的硬化路,虽然每次上学和放学,镇、村、学校都安排人员执勤疏导交通,但每到放学时,都会造成交通拥堵,寸步难行。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村支“两委”干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确定立项后,有村民主动请缨出工出力、有村民放弃征地补偿、还有村民自愿迁坟,统溪河镇党委政府还专门派来了设计师,帮助其规划建设。最终在多方努力和配合下,从学校到G241主公路的这条宽12米的硬化路修建完工。看着校车在路上顺利通行,老百姓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G241公路至统溪河学校硬化路
村党支部书记舒成泽介绍,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统溪河村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农网改造全覆盖、安全饮水工程全达标,还先后修建信号塔3座,通组路9.8公里,硬化路11.6公里,水渠4.4公里,在2019年省第三方评估检查中,满意度100%。
来源:溆浦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佚名
编辑:宋萍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