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百年·党史天天播》
今天推出
《抗日英雄杨靖宇》
↓↓↓
讲述者:雅堂芙蓉学校德育主任陈珊
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这里是溆浦人民广播电台FM104.7溆浦之声《党史天天播》栏目。我是主持人舒秦,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溆浦县雅堂芙蓉学校德育主任陈珊同志来到我们录音间,为大家讲述党史故事。陈老师您好!
陈珊: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党史天天播,今天我来讲,我是陈珊。杨靖宇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他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就是杨靖宇将军的英雄故事。
1905年生于河南确山的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取崇尚贤德之意。192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位于开封的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正是那时,杨靖宇读到了《新青年》《向导》等进步刊物,并被其中的新思想所深深吸引。随后,杨靖宇在国民大革命时期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他受中共中央的派遣,赴东北开展工作。九一八事变之后,他无法忍受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祖国的山河,于是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东北的抗战中。
杨靖宇先后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以及东北抗联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在此期间,他率领抗联部队战斗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最前线,给日伪军以很大的打击和威慑。
杨靖宇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被称为“东北抗联第一人”。日伪军连遭打击后,加紧对东北抗日联军的军事讨伐、经济封锁和政治诱降,同时对杨靖宇悬赏缉捕。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他以“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崇高气节,继续坚持战斗。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40年1月,杨靖宇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他陷入绝境后,日军曾派叛徒向他劝降,杨靖宇说:“我是中国人,是不能向日本侵略者投降的!”,2月23日下午,敌人在濛江县保安村包围了杨靖宇,包围圈越来越小,双方交战了20分钟后,杨靖宇的左腕负伤,他继续用右手持枪应战。此时,敌人认为生擒杨靖宇已经困难,于是向他猛烈开火。下午4时30分,杨靖宇被敌弹射中胸膛,壮烈殉国,年仅35岁。
他牺牲后,日军残忍地铡下他的头颅,解剖遗体时发现他的胃里竟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在场的日本人看到后无不感到震撼。为纪念抗日英雄杨靖宇,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1958年2月23日杨靖宇殉国18周年时,通化隆重举行公祭杨靖宇烈士仪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分别送了花圈。2009年杨靖宇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今天的党史故事我就讲到这里,我是陈珊,谢谢大家收听。
主持人:谢谢陈老师的分享。杨靖宇曾对人说,他上过两个大学,一个是“社会大学”,一个是“监狱大学”。在他参加革命后先后5次被捕入狱,在狱中屡受酷刑,却从不低头,锻造了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
陈珊:是的,一个能让敌人臣服和震撼的对手是何其强大,杨靖宇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和千千万万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先烈一样为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不管过去多久,他们的英雄壮举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主持人:谢谢您来到我们的录音间讲党史故事,接下来请推荐一首红色歌曲和听众朋友们一起分享吧。
陈珊:好的,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首由韩红演唱的《祖国不会忘记》,希望大家喜欢。
主持人:谢谢推荐,也感谢您来到我们录音间做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红色歌曲《祖国不会忘记》。
【音乐】《祖国不会忘记》
主持人:这里是溆浦人民广播电台FM104.7溆浦之声,为您带来的《党史天天播》栏目,我是主持人舒秦,本期栏目已经播送完了,制作戴伟,责任编辑周树华,监制刘达,总监制陈勇,更多资讯请关注红网溆浦站、溆说手机APP视听广播栏目。感谢您的收听,再会!
来源:溆浦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溆浦人民广播电台
编辑:向茂文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xpnews.net/content/2021/11/10/10384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