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致敬百年•党史天天播】 韩娟:江竹筠 "红岩精神"
2021-11-22 15:01:53 字号:

【致敬百年•党史天天播】  韩娟:江竹筠 "红岩精神"

2dc47eca37e7432c959e12f166ad36b3.jpg

949b53a40a1e40c2a94b68681104554.jpg

《致敬百年·党史天天播》

今天推出

《红岩精神》

↓↓↓

00377415edb3117fe0b58ae169349b3.jpg

讲述者 溆浦县圣达学校 韩娟

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这里是溆浦人民广播电台FM104.7溆浦之声《党史天天播》栏目。我是主持人舒秦,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圣达学校韩娟老师来到我们录音间,为大家讲述党史故事。韩老师您好!

韩娟: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党史天天播,今天我来讲,我是韩娟。小说《红岩》讲述的是以江姐为代表的共产党员与穷途末路的敌人展开殊死斗争的英雄故事。其实,“江姐”确有其人,她的原形名叫江竹筠,是一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2009年当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就是“江姐”江竹筠的故事。

1930年,年仅10岁的江竹筠被迫到重庆织袜厂当童工。11岁时,她进入重庆一所孤儿院。1937年,江竹筠考入重庆中国公学附属中学读高中,两年后,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江竹筠虽一心向往去延安,但此时党组织需要她留在重庆从事地下通信联络工作。江竹筠听从安排,从零开始学习会计等知识,为日后的斗争做准备。

1939年,党组织任命江竹筠为新市区区委委员,并将该区女党员名单交给江竹筠,由她单线联系这些同志。从此,江竹筠从一个普通的学生党员成长为党组织负责人。

为便于工作,她的社会身份是“重庆妇女慰劳总会”的办事员。1947年,江竹筠受中共重庆地下市委指派,负责组织重庆大、中学校学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在丈夫彭咏梧直接领导下,她还担任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联络员和报纸的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彭咏梧在万县组织下川武装起义时不幸牺牲。江竹筠强忍悲痛,接替丈夫的工作继续战斗。

1948年春夏之交,《挺进报》在重庆的发行工作出现疏漏,国民党特务伪装成进步青年混入其中,党的地下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被捕人员中有人叛变。紧急关头,地下党川东临委立刻切断与各地党组织的联系,尽可能通知未暴露的同志转移。6月13日,江竹筠在万县法院上班时,发现周围有一些陌生面孔,同时,住在她家附近并约定于当晚见面的县委书记雷震也突然不知去向,江竹筠感到情况反常。

6月14日上午,她不顾个人安危,迅速赶到万县城东党的地下联络站。进院后,江竹筠以最快的速度搬掉用来向同志们做预警用的花盆,并仔细对院内所有房间做最后一次检查。就在她准备撤离现场时,叛徒带领国民党特务突然推门冲了进来,江竹筠被捕。

江竹筠被捕后,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军统特务用尽各种酷刑,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破获中共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竹筠始终坚贞不屈。她对敌人说:“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1949年11月14日,重庆解放前夕,江竹筠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今天的党史故事我就讲到这里,我是韩娟,谢谢大家收听。

【片头过渡】(28秒)

主持人:在狱中,敌人对江竹筠用尽了酷刑。其中,最令人发指的莫过于在手指上“钉竹签”。我们常说,十指连心,其疼痛程度可想而知,信仰坚定的江竹筠却并没有向敌人投降。后来,他们的这种精神被称为象征中国共产党人的“红岩精神”。

韩娟: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岁月中锤炼形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大力弘扬红岩精神,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主持人:谢谢您来到我们的录音间讲党史故事,请推荐一首红色歌曲和听众朋友们一起分享吧。

韩娟:好的,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首电影《红岩》中的插曲《绣红旗》,希望大家喜欢。

主持人:谢谢推荐,也感谢您来到我们录音间做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由彭丽媛演唱的红色歌曲《绣红旗》。

【音乐】《绣红旗》

主持人:这里是溆浦人民广播电台FM104.7溆浦之声,为您带来的《党史天天播》栏目,我是主持人舒秦,本期栏目已经播送完了,制作戴伟,责任编辑周树华,监制刘达,总监制陈勇,更多资讯请关注红网溆浦站、溆说手机APP视听广播栏目。感谢您的收听,再会!

溆浦人民广播电台.jpg

传媒图_10【宽90.00cm×高38.30cm】.JPG


来源:溆浦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溆浦人民广播电台

编辑:向茂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