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屈原的清廉故事(四)】——宁愿葬身鱼腹,绝不同流合污
2022-05-31 17:19:50 字号:

【屈原的清廉故事(四)】——宁愿葬身鱼腹,绝不同流合污

公元前296年,44岁的屈原被顷襄王驱逐京城,放逐江南,没有指定具体的放逐之地,他完全可以自由选择江南的名山大川和风光名胜作为自已的流放之地,但屈原偏偏舍近求远,毅然选择了千里之外的湘西溆浦作为自己流放的栖身之地,在溆浦一住就是16年,写下《离骚》《天问》《九歌》《涉江》等25首传颂千古的伟大诗篇,在溆浦完成了从政治家到文学家的华丽转身,成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流放之地的溆浦最终成了屈原的诗和远方。屈原也在溆浦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公元前278年,京城郢都被秦军围困,62岁的屈原才离溆北上,到达汨罗后,京城被秦军攻破,屈原悲愤之极,投江自沉,以身殉国。

屈原.jpg

四、宁愿葬身鱼腹,绝不同流合污

一天,屈原正在溆水河边吟诗,一个老年渔夫将屈原浑身上下仔细地打量了一番,然后关切地问道:“屈大夫,您如何落得这般地步?”

屈原仰天长叹一声:“世上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因而遭此流放,落得了这般地步。”

渔夫就规劝他:“圣人不拘泥于任何事物,并且能够随着世道而变化,大夫何不学圣人而变得随和些呢?”

屈原不高兴地反问道:“何谓随和?如何随和?”

渔夫微微一笑说:“既然这个世界上尽是污泥浊水,大夫何不到烂泥里去打个滚,推波助澜呢?既然大家都喝得酩酊大醉,大夫何不去奉陪几杯,喝他个痛快淋漓呢?”

屈原生气了:“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要抖净衣服上的尘土,怎么能让干干净净的身体去沾染污浊的外物呢?”

渔夫亦振振有词地说:“有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做生意的要会看行情,船到江心只能随波浮沉,这做人嘛——”

渔夫的话未说完,被屈原打断了:“休要多言!吾不能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助纣为虐,凤凰岂能与乌鸦同群为伍!”

渔夫并不生气,奉劝屈原不要再自寻烦恼,自己折磨自己了。

屈原意志坚定:“我宁愿投入这江水之中,葬身鱼腹,怎么能让洁白纯净的身子,蒙受那世俗尘埃的沾污!绝不与他们同流合污!”

[舒新宇:中国屈原学会理事,溆浦屈原学会会长。]

来源:溆浦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舒新宇

编辑:米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