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就业压力凸显,强化稳岗扩就业政策支持”“针对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增多,强化基本民生保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更炽热的“民生温度”。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福祉念兹在兹。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怀化用心用情用力写好“民生答卷”,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让民生福祉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厚重底色。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才有意义;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才有动力。
“全国两会吹响了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号角。”鹤城区委书记唐成表示,鹤城区将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赋予的新定位新使命,全面建设怀化国际陆港和推动鹤中一体化融合发展,全面打好“发展六仗”,全面构建“5+N”现代化产业新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建设一支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奋力当好推进“五新四城”战略的主力军排头兵。
“政府工作报告奏响了坚定不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强音。”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向华表示,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管理服务部门,将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优化政务服务、公平竞争、安全发展、创新创造、监管执法环境,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守牢“三品一特”质量安全底线,深入实施质量强市工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鹤城区农贸市场服务中心主任田水说,将深入挖掘商务主体潜力,大力开展商务促进活动,千方百计推进消费恢复扩大,多措并举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加大力度推进开放平台建设,帮助企业搭建平台,加快拓展多元化市场,不断探索好经验好做法,优化营销网络布局,培育新形势下鹤城商务竞争新优势,推进鹤城商务高质量发展。
在服务民生中彰显担当作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今年全国两会上的焦点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各地都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促进就业目标任务,是人社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市人社局就业科科长向英喜表示,我们要继续强化失业保险稳岗扩就业政策支持效能,突出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帮扶;积极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平台,组织开展“建设国际陆港城,争做国际陆港人”四季招聘活动,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建立就业促产业发展“三围绕三提升”新机制、新举措,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努力实现怀化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作为一名辅导员老师,我更关心、关注两会中教育和就业议题。”怀化学院辅导员占娟娟说,开展好就业困难人员专项帮扶工作,我们应该努力开拓就业渠道,关心关爱就业困难特殊群体,精准帮扶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作为一名奋斗在民生保障工作一线的社保干部,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市养老和工伤保险中心个私科科长杨邦柱说,将始终以民生实事为工作导向,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经办能力,把一件件服务群众的民生小事当做民生工作的头等大事来做,为建设现代化新怀化贡献力量。
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未来民生发展指明方向。
“国家组建国家数据局,发出了统筹推进数字中国的强烈信号,落实国家任务,怀化需要在数字领域发力,重视最新数字科技引领与扶持本土优秀数字文化企业相结合,统筹做强怀化数字文化中心平台,着力打造怀化数字文化先行区。”市政协委员、市文化馆研究馆员、馆长杨芷清说,要勤于系统梳理本地文化资源,抓早项目策划包装,强化精品项目分工与储备,将“怀化,一个怀景怀乡怀味的地方”的文旅资源数字化推进工作,搭上国家数字战略腾飞的翅膀。
鹤城区迎丰街道党工委书记唐斌表示,将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结合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经济发展、民生实事、多元治理、城市管理、环境美化、社区服务等六大工程,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模式,努力把迎丰街道建设成为社会治理的示范街道、文明宜居的模范街道、文旅商融合的现代化街道。
民生稳,则人心安。让民生“暖色”折射高质量发展“成色”,是怀化正在书写的新时代民生答卷。(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黄莎补秀梅张鸿鹏李江)
(原载于3月15日《怀化日报》1版)
来源:怀化新闻网
编辑: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