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溆浦县政务中心:聚焦“三点” 为民提供优质服务
2024-07-29 10:05:12 字号:

溆浦县政务中心:聚焦“三点” 为民提供优质服务

溆浦融媒讯(通讯员 刘智寰)2024年1月以来,溆浦县政务中心紧紧围绕省、市、县有关工作部署,着手成立了一件事未办成“兜底”窗口,立足“三点”(政务服务工作难点、堵点、痛点)工作要求,认真落实相关举措,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政务服务更懂民意,更贴民心,切实增强了群众、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截至目前,窗口共受理群众、企业反映事项10余件。通过努力,已得到全部解决,办结率100%,群众、企业满意度100%。

聚焦难点,敢于啃骨头。一是完善工作机制。成立了未办成“兜底”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在中心设立了一件事未办成“兜底”窗口,制定了一件事未办成“兜底”窗口工作方案,切实加强日常工作的督促指导。二是建立相关制度。县政务中心建立了“首问负责制”,即“谁受理、谁跟踪、谁负责”。通过这一工作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工作开展。2024年2月,刘先生长时间未解决的办理不动产登记问题,通过工作人员的积极协调,及时得到解决。同时,建立了一件事未办成“兜底”窗口联席会议制度和例会工作制度,对受理的事项开展专题研究和集中研究,全力予以解决。2024年3月,针对唐先生反映的“不符合办理身份证要求的问题”,通过召开专题会议,明确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责任,仅仅1个工作日,及时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整个处理过程得到了唐先生的高度评价。三是加大督办力度。结合“清廉大厅”建设工作,对因工作态度、作风纪律、业务不熟等原因,造成一件事未办成的行为和现象,进行专项督办、重点督办、全面督办。2024年4月,施女士来政务中心办理不动产证,反映某窗口工作人员业务较差,致使自己来回跑了3次还办不了事。获知这一情况后,县政务中心立即责成专门人员进行督办,做到问题不解决,决不松手。通过与相关部门及时协调处理,调整更换了一名业务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并在第一时间办理好的该事项。

聚焦堵点,全力攻堡垒。一是成立工作专班。县政务中心成立了一件事未办成“兜底”窗口工作专班,由中心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每个专区负责人为工作专班成员,定期召开会议,强化工作协调调度,加强部门工作联动,确保各事项真正落到实处。二是破除工作壁垒。在为群众办事的过程中,一件事未办成“兜底”窗口不仅架起了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同时也破除了各部门之间的“老围墙”,推进了相互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对此,县政务中心一件事未办成“兜底”窗口工作人员深有体会:“有些群众和企业反映的问题涉及多个部门,只有破除隔阂,相互支持和配合,才能顺利解决问题”。2024年4月,刘女士反映的因不动产登记错误引起的权属纠纷问题,牵涉多个部门,为尽快处理好该事项,县领导责成相关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接连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处理,仅仅3天时间,这起长达1年多的遗留问题得到了解决。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对一件事未办成“兜底”窗口实行受理登记、流转督办、反馈回访、归档备查四步工作法,对所有企业群众反映的一件事未办成“兜底”窗口事项,逐一进行登记、汇总和分析,做到同类问题“举一反三”,及时改进优化工作方式方法。同时,及时总结好的工作经验,并在全县各部门各单位予以推广学习,促进整体工作开展。不断完善奖惩工作机制,做到有奖有罚,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聚焦痛点,重在转作风。一是做到快速受理。选派服务态度好、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充实到一件事未办成“兜底”窗口,对群众、企业反映的事项,全部照单接收,认真进行分类整理,建立工作台账,并在第一时间移交给相关部门,切实做到一件事未办成“兜底”窗口受理事项“零时间滞留”。二是做到快速处理。工作中,对群众、企业反映的疑难问题,能即时处理的即时处理,不能马上处理的,限时进行办结,并认真做好解释工作。三是做到快速回复。为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办事群众,县政务中心一件事未办成“兜底”窗口通过电话、微信、邮件等形式,及时向群众、企业反馈办理进展情况,切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项项都满意”。2024年6月,舒先生到县政务中心取证,因没有带身份证,办不了事。窗口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快速受理,快速办理,不到20分钟办结了事情,舒先生深感满意。

来源:溆浦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智寰

编辑:米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