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文化中国行 | 溆浦县百岁坊:岁月失语 惟石能言
2024-08-29 09:59:12 字号:

文化中国行 | 溆浦县百岁坊:岁月失语 惟石能言

溆浦融媒讯(作者 左欢 实习生 周奕娇 通讯员 康恒 杨慧晰)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一座百岁坊,见证着古代的“崇寿文化”,在黄茅园镇金中村这条通往云贵高原的古驿道上,一座高大的羊角坪百岁坊呈现在眼前。它不仅建筑结构独具风采, 而且集雕刻、绘画、匾联文辞和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具有瑰丽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溆浦县的这座百岁坊,听听它的故事。

DJI_0576.MP4_snapshot_00.01.277.jpg

竖牌坊是旌表德行、流芳百世之举,是古人一生的最高追求。溆浦县黄茅园镇金中村百岁坊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该坊为四柱三门,整体由花岗岩、青石建成,重檐翘角,雕龙刻凤,檐用一斗三拱承托,龙头悬雕外石匾下嵌有“昇平人瑞”。系当年唐思齐寿高107岁,其子女为父请旨建造;牌坊建筑风格古朴,石刻工艺精湛,且整体保存完好。

DJI_0841.MP4_snapshot_00.00.621.jpg

该村村民唐启南告诉记者,以前金中村百岁坊两边是街道,大家都在这里赶集,那个时候非常热闹,过去这个地方也是个宝地、交通要塞。

DJI_0847.MP4_snapshot_00.04.076.jpg

“我还打报告把这里(百岁坊)修缮好,也请了人来修缮,大家可以来看古迹。要把它修缮好才能保存的更长久,没有好好修缮,它有些地方就风化了,风化了就可惜了,这也是一处古迹。”92岁的唐启南老人是唐公唐思齐的第六代后人,保护百岁坊已成为当地人的共识,老人也用自己的方式,将“拯救古牌坊”的“活化”运动进行下去。

DJI_0854.MP4_snapshot_00.05.033.jpg

牌坊对一个人、一个家族乃至一个地方来说,都是无与伦比的殊荣。金中村百岁坊既有对太平盛世的歌颂,对坊主德行的赞扬和高寿的祝福,更传达出古人重视节操、注重教养培育后代的传统理念。岁月失语,惟石能言。金中村百岁坊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向每一位前来观光的游人诉说着村里的新老故事……

DJI_0862.MP4_snapshot_00.00.459.jpg

据悉,金中村2015年被列为全国第四批传统村落,百岁坊也是古村落的一部分。下一步,黄茅园镇政府将统筹保护与开发工作,延续古建筑生命。一方面,不断加大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力度,安排专人定期对百岁坊文物进行巡查、修缮;另一方面,抓住乡村生态休闲游、自驾游等机遇,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相融合,不断挖掘金中村百岁坊文化故事,提升文化内涵,努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做靓文旅品牌名片,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

来源:溆浦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左欢

编辑:米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