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向未来
——写在第二届湖南(怀化)RCEP经贸博览会开幕之际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玉捷
▲第二届湖南(怀化)RCEP经贸博览会大幕将启(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雨 摄)
5月8日至11日,以“共享机遇,共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湖南(怀化)RCEP经贸博览会拉开大幕。
怀化国际会展中心广场,RCEP成员国国旗迎风招展,寓意合作共赢理念的形象标志引人注目,展厅展位布置一新,首次引入的AI机器人已放置展厅。届时,该机器人将进行展馆导引和智能翻译、播报,让参展的代表和市民充分感受科技的魅力。
▲怀化国际陆港(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雨 摄)
怀化围绕服务全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全力推进怀化国际陆港发展建设,初步形成了“依托双通道、对接两大洋、服务双循环”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走出了一条内陆城市的逆袭之路。
这场跨越山海的盛会,不仅是怀化面向世界的“会客厅”,更将成为撬动区域经济格局的战略支点。
双通道联通全球 构建开放新格局
怀化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沪昆国际贸易大通道的交汇点、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结合部。推动怀化国际陆港,是新时代国家战略布局的生动注脚。
“建设一流国际陆港,事关怀化发展大局,事关全省开放发展大局,是必须举全市之力干好干成的‘一号工程’。”今年1月,市委书记许忠建主持召开怀化国际陆港建设现场办公会时指出。
4月23日,怀化国际陆港龙门吊起降不停,一趟怀化至万象的中老图定班列正在装载箱包、新能源汽车、五金工具等出口货物,并于当天顺利发运。
随着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及长三角、珠三角区域集货越来越多,中老班列运力增加,对此,怀化国际陆港增加了怀化至万象中老图定班列去程开行频率,由之前的每周1列调整为每周3列,中老班列发送量提高2倍。
▲2025年首列泰老中“曼谷-万象-怀化”国际公铁多式联运冷链班列发运(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卓 摄)
双通道连全球。怀化以“国际陆港+双通道”模式,构建起陆海联运枢纽与国际铁路枢纽的双重优势。2022年怀化国际陆港开行中老、中越和铁海联运班列151列,2023年开行455列,2024年开行数量突破1000列,达到1009列,年均增长1.6倍。2025年仅前四个月,班列开行量已达354列、增长32%。
这座“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以多维联运为经纬,编织出一张覆盖全球50个国家(地区)138个港口(站点)的立体交通网,成为中部地区联通东盟的“黄金门户”。
通道建设不断延伸。2024年7月31日,盐田国际怀化内陆港正式挂牌运行。通过内陆港模式,将盐田国际的港口物流优势、通关便利、航线资源等,无缝对接至湖南内陆地区,缩短内陆工厂的物流时间,降低物流成本,为怀化国际陆港、进出口企业开辟一条通往世界的快捷通道。
2025年4月29日,满载新闻纸的集装箱班列从怀化发出,奔赴广西钦州港,标志着怀化至钦州港点对点班列正式开通。
这是湖南深入贯彻落实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部署、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成果,为湘西南地区连接东盟市场开辟了高效便捷的物流大动脉。
经贸合作结硕果 共绘开放新图景
从“末梢”到“前沿”,怀化以制度型开放破题内陆发展瓶颈,将RCEP机遇转化为合作动能,一幅“买全球、卖全球”的开放画卷徐徐展开。
5月6日,在会同县产业开发区湖南享同实业有限公司,一批新生产的行李箱正在装柜,准备通过怀化国际陆港发往海外。
▲湖南享同实业有限公司车间,工人正在赶制出口国外的箱包。(张镭 摄)
湖南享同实业有限公司是怀化市箱包皮具产业的龙头企业,在柬埔寨、泰国办起了5家合作工厂。目前已启动收购东南亚工厂的计划,形成东南亚生产、怀化运营的产销模式。
怀化以“东盟资源—怀化制造—RCEP市场”为路径,构建跨境产业链。箱包皮具产业园以享同实业为龙头集聚155家企业,产品出口东盟;三一环境产业园布局工程机械出口;杂交水稻在老挝试种1500亩,未来将拓至5万亩。文旅融合更添新彩,“怀化—万象”跨境旅游专列开通后,东盟游客量同比激增,侗苗风情的RCEP文旅示范区,正成为人文交流的亮丽名片。
经贸合作结硕果。自首届博览会开展以来,怀化派出多家企业前往RCEP成员国开拓市场。
湖南恒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6万吨离子膜氯碱项目(一期)3万吨折百烧碱生产线及配套项目在老挝已正式投产。至目前,产品已出口至东南亚沿线一带一路国家。
湖南展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向印尼投资150万美元成立印尼展通科技有限公司,并收购了印尼简乔拉有限公司,标志着该公司成功开启全球化布局。
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现有在执行海外水电项目十余个,合同累计金额超6000万美元。
迈开大步走出去,敞开大门迎进来。怀化不断引进RCEP国家的好产品,深化与RCEP国家的开放合作。
连日来,RCEP成员国的商协会纷至沓来,与怀化建立紧密的沟通联系机制。
东南亚的榴莲、香蕉、龙眼以前需要3-4天运输,现在通过怀化国际陆港,只需48小时就能入怀直奔老百姓的餐桌。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全市对RCEP国家进出口额年均增长87.23%,增速连续三年全省第一。
在开展经贸合作的同时,怀化进一步推进规则创新,让制度红利惠及更多企业。
编制《RCEP政策适配清单》,企业及时享受RCEP关税减让政策;推动“原产地证书智能审签”,通关办理时限大幅缩减;推动“买全球、卖全球”模式落地,在泰国、老挝等国设立多个海外仓,带动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61.07%;成功纳入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实施范围,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率达100%,深化与沿海港口主管海关的通关协作,探索应用“组合港”“一港通”等通关模式,实现“多关如一关”,通关效率进一步提高。
为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怀化以区域协同拓展开放空间:加入西部陆海新通道“13+2”省际协商合作机制,推动湘鄂渝黔四省边区协作发展以及湘鄂赣“三省合作协议”实施,深化省内五大货运集结中心联动。
产业集群铸引擎 激活开放新动能
五一期间,湖南兴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高端保护玻璃生产线高速运转。“选择怀化,不仅因为这里营商环境好,而且还是全国乃至亚洲闻名的优质硅砂原料基地,制造特种玻璃的原材料不用愁。”该公司总经理宋述远说。
▲湖南兴怀新材料科技有限项目一期生产线(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雨 摄)
“比起从外地运回硅砂,成本降低30%。”湖南洪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永康,与宋述远持同样想法。该公司在怀化投资建设药用玻璃管及制瓶项目。达产后,可年产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管1.5万吨、药瓶20亿支。
依托硅砂资源优势,怀化吸引海内外优质企业项目落地。目前,该市新型显示产业链已集聚包括兴怀、洪康在内的上下游关联企业44家,在全省率先完成新型光电显示全产业链布局。
产业是经济之本,是推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怀化构建了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5+10”现代化产业体系。
“5”,即先进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医药大健康、绿色农产品及其加工等5大重点产业。“10”,即箱包皮具、新型显示、机械装备、新材料、电子元器件、新能源及其装备、生物基、中医药、种业、食品等10条产业链。
新型显示产业链发展壮大,便是怀化构建“5+10”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精彩之笔。
在怀化国际会展中心,展厅将专门设置“5+10”产业馆,全市十大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形象及产品竞相亮相,展现这座城市的产业雄心。
怀化,正以“5大支柱产业+10大产业链”为骨架,打造港产城融合、国际联动的产业生态,为全球投资者打开无限商机。
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必须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怀化设立RCEP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货物贸易、投资市场、合规审查等专业服务,助力展通科技、厚德物流、亚信科技等企业,分别在印尼、老挝、新加坡等国家设立生产和服务基地。建设外贸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风险保障。推动怀化学院、怀化职院等院校培养RCEP“语言+规则+产业”复合型人才。建设怀化国际陆港法务区,组建法律团队服务全市10条重点产业链和2个特色产业,为企业提供涉外法治保障,让企业“走出去”更有底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站在第二届RCEP经贸博览会的起点,回望怀化从“内陆腹地”到“开放枢纽”的蝶变。国际陆港的铁轨延伸世界、RCEP合作硕果挂满枝头、“5+10”产业体系日臻完善,这座城市的每一次脉动,都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十大产业链的展馆布置已经完成(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雨 摄)
当RCEP的大幕拉开,怀化正以“越开放、越发展”的姿态,向世界发出邀约:这里有最开放的胸怀、最优质的生态、最澎湃的机遇!让我们以RCEP为桥,以合作为帆,驶向共赢未来的星辰大海。
来源:怀化新闻网
编辑:米娜